目前,乡村振兴在产业联动、乡村发展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问题和困难仍比较突出,亟须找到正确发展途径。作为乡村旅游发源地的浙江,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是通过农、文、旅融合为前者赋能。在创新乡村旅游产品、构建乡村旅游完整产业链,以及改变乡村生态面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唤醒乡村文化等方面,浙江已取得一定成效并积累了一些可参考经验,或可为同行者所鉴。
农业农村现代化进入加速期
在近期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议后,不少地方已有所行动。记者不完全统计,包括不限于福建省、湖北省、甘肃省、成都市、长沙市、烟台市等省市已召开乡村振兴相关会议,传达指示并部署下一步工作等。
此外,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全国已有多个地方制定印发当地的规划,形成乡村振兴落地的指导方案或思路。今年4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计划(2018-2022)》。其中提到,实施万家新型农业主体提升、万个景区村庄创建、万家文化礼堂引领、万村善治示范、万元农民收入新增“五万工程”为基础,全面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文化兴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提升、富民惠民等“五大行动”。
国家高层多番指示,地方积极行动,因为乡村到了亟须振兴的时候。业内专家认为,从“三农”问题本身来讲,一个突出现象是分化,伴随着城镇化和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出现了“副业化”、农村出现了“空心化”、农民出现了“兼业化”等现象。
另一维度来看,实施乡村振兴也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时有一个重大拐点,基本指标是“两低两高”。“两低”,一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低于10%,现在我国农业的占比去年是7.9%,已经达标;二是农业人口占比低于总人口的50%,去年农业人口只占42%,加上农民工约为49%。“两高”,即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超过50%,目前我国农业主要农作物的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了65%,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超过了56%。这意味着我国乡村振兴已具备了物质基础。
农业“三产化”潜力巨大
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其中尤以产业振兴为重。浙江省旅游集团董事长方敬华认为,“五个振兴”中,产业振兴是重点和支撑,在产业振兴中旅游发展必须先行,特别是旅游和健康现在已成为老百姓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消费在不断升级,需求日益旺盛。新一代的乡村旅游将迎来最好的环境发展期。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浙江省更应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浙江经验、浙江智慧。”方敬华表示。浙旅集团是浙江经验落地实施的重要载体之一,其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研发、投资和运营三大平台,创新乡村旅游产品,以期改变乡村生态面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唤醒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农旅融合,培育发展乡村生态游、观光游、休闲游或体验游等农旅融合业态、产业,开发农业农村生态资源和乡村民宿文化,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提升价值链,从而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升级,推进乡村振兴。
浙旅集团在2016年10月设立规模为20亿元的浙江省古村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基金“乡悦基金”,这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支古村落保护与利用专项基金,初衷是在保护与活化古村落的前提下,为浙江省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与吸引力的高品质乡村旅游标杆示范项目。
乡悦基金所打造的乡村旅游项目主要分为整村开发和点状开发。整村开发中植入精品民宿、餐饮、文创、民俗和现代农业体验等元素,把城市的综合体旅业和商业模式嫁接到乡村,形成乡村生活综合体。方敬华曾描述,在一个古老的乡村中,不光有高端住宿业态,也有很高端的书店、星巴克,还有一场又一场的国际音乐节,民俗和时尚融为一体。点状开发落地产品主要是形成乡村小微旅游目的地。
数据显示,目前乡悦基金已实地考察浙江历史文化名村137个,与8个县市签署村落保护开发合作意向,确定32个优质整村开发项目,已落地5个整村开发项目。
方敬华表示,浙旅集团计划在5年内将此基金放大到50亿元左右,落地50个乡村开发,带动近1万户农户参与乡村振兴项目。据介绍,除了乡村生活综合体、乡村小微旅游目的地,浙旅集团的乡村振兴版图还有两大体量更巨的产品:乡村旅游国际度假区和乡村旅游小镇。乡村旅游的逻辑是,通过整合资源,借势借力,把最优秀的旅游策划、规划设计、资本和运营方等聚合在一个项目、一个平台上,发挥各自优势,打造一个完整项目开发运营的完整闭环。
确保农民利益是主线
农民利益的获得多寡,是检视乡村振兴实质成效的关键落点。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资本、技术等各类资源要素“下乡”趋势明显,但如何真正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有效融合,还存在不少难题,在一些地区农业现代化与当地农民脱节现象较为明显。
新华社近期在江西省一个关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问卷调查显示:农民对土地利益的关注度最高,其中50%的受访农民担心土地等生产资料流失,55%的农民希望土地入股;部分农民担心工商资本不按约定使用土地,近三成的农民担心经济组织经营收益不透明。
记者采访了解到,乡村振兴落地项目的利益分配机制或模式如何建立,其间如何平衡农民、政府和企业的各自利益,目前整体还是个难题。
以田园综合体为例,目前模式多为“农业+文旅+地产”,农业是否为基础性地位、农民是否获得实质利益等,是验证其田园综合体内涵真伪的要点。
来也股份创始人杨振之认为,田园综合体中怎么设计一个农民参与进来的模式,保证农民的活动产出,这是最关键的。“如果做不好,田园综合体也没有可持续性,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涉及几方的利益博弈。”他表示,资本方进入田园综合体的建设运营后,政府扮演的角色很重要,政府应该作为协调方、平衡者、公共服务者,更多要站在原住民利益的保护上考虑怎么保持三农问题的均衡发展。
专家表示,理解乡村振兴必须尊重和保护农民利益。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必须注意“三个结合”。一是要与精准脱贫相结合,二是与培育新型组织、新型主体,特别是家庭农场相结合,三是实现小农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浙江乡悦投资董事长张健表示,乡悦基金目前所投项目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激活的不仅是古老乡村,更是其中的原住民。充分尊重原住民,并尽可能让他们参与进来是乡悦基金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的准则之一。
“在与地方合作时,浙旅集团会考虑让当地政府、乡村集体组织成为股东之一,农民拥有股权享有分红收益,且会提供一定的保底收益。浙旅集团的资源渠道也为农民所用,比如酒店宾馆旅行社等,为农产品进城提供入口和销售渠道。同时,尊重且保护原住民的历史文化。在重点开发的农村,浙旅集团建设图书馆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另开辟第二课堂为农民提供技能培训,帮助后者参与旅游项目运营。”方敬华说。(记者 宋振远 张利民)
原标题:农文旅融合:站上乡村振兴风口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