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四大问题亟待破解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7-20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中发展乡村旅游是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9年7月,国务院就颁布了《全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纲要》,并在《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旅游法》中多次提及乡村旅游。2017年6月,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落实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政策的通知》。在这一系列密集政策的扶持下,乡村旅游进入快速发展期,不仅培育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壮大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而且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今年3月以来,笔者与相关专家调研了湖南省芦淞、湘潭、怀化,四川省华蓥、广安、阆中,广东省南雄、电白、惠州,山东省潍坊、寿光、诸城,以及甘肃省武威市、贵州省铜仁市、云南省永仁县等十余个乡村的旅游项目,笔者在与当地政府和业主的座谈中,发现四个问题亟待破解。


  政策不明 政府有责


  在调研中,笔者发现几乎所有被调研的乡村旅游项目,不仅是业主,连政府有关部门对乡村旅游的政策也不甚了解,严重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政府有责任让业主们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获得更大权益。


  归纳起来,国家的乡村旅游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用地政策。要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农村集体经济建设用地自办、入股等方式经营休闲农业的政策。业主要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争取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合理安排。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等资产、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二是财政政策。要鼓励各地整合财政资金,将中央有关乡村建设资金向休闲农业集聚区倾斜。要探索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要创新融资模式,鼓励利用PPP模式、众筹模式、“互联网+”模式、发行私募债券等方式,引导社会各类资本投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三是金融政策。要创新担保方式,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鼓励担保机构加大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帮助经营主体解决融资难题。要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拓宽抵押担保物范围,扩大信贷额度,加大对休闲农业的信贷支持,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定位不准 同质严重


  在调研中,相当数量的乡村旅游定位不准,同质化相当严重。南方的人口密度大,县与县之间相邻不过一个小时车程。例如,A县乡村旅游起步早,发展已成规模,成为当地政府的一张名片。B县去学习如何发展自己的乡村旅游:见A县乡村旅游有鱼塘,它挖鱼塘;有荷花,它种荷花;有烧烤,它烤全羊;有书屋,它建阅览室等。一味模仿,照搬别人的产业模式,结果同质化竞争严重,形成“对着干,抢人流,低价团,赔本玩”的局面。


  我国幅员广大,南北因地域、气候、土壤、文化等差异,乡村旅游的产业定位非常不同。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然而近年来,国内牡丹市场火爆,既有观赏价值,还有食用、药用、保健用价值。于是,全国东西南北的乡村旅游都在发展牡丹产业,完全忘记“橘南枳北,水土异之”的古训。


  缺乏布局 规划不强


  在调研中,笔者发现乡村旅游普遍存在缺乏布局、规划不强的问题。业主们认为乡村旅游越土越好,乡村旅游越自然越有特色。这或许只是对乡村旅游定位的一种认识。殊不知,定位过后该“装”什么内容却要长远思考。由于缺乏这样的思考,使得产业布局混乱,规划设计滞后。哪样项目游客喜欢,就马上推出;哪样活动赚钱,就马上实施。一听说康养有补贴,就想搞康养;一听说田园综合体有政策,立马又跃跃欲试。笔者到某地级市号称第一家的乡村旅游园区调研,业主领大家在园区内走了一圈,问他有无规划设计,他说没有,全在他脑子里装着,还说园区内所有项目都没规划,都是“自己想咋干就干出来了”。望着园内纵横交错的沟壑小径,零乱无序的项目布局,不禁让人陷入沉思。


  中外混杂 洋味充斥


  乡村旅游,顾名思义,应该立足于乡村,钟情于田野,徜徉于山水。这样的项目才是搞乡村旅游的目的所在。


  但是,在调研中不少乡村旅游项目中外文化混杂,洋味充斥其间。有的地方建教堂、修西式婚姻礼堂、建荷兰的大风车、塑凯撒大帝塑像、模仿时代广场、架起凯旋门等西方标志性文化符号。更可笑的是,用餐包间通通是洋名,如“罗马厅”“纽约厅”“莱茵河”“富士山”“威尼斯”“圣母院”等。在中国的乡村旅游项目中,标上洋味十足的包间名,非常滑稽。


  当然,在调研中也看到了乡土气息浓郁的命名,如“生产队”“保管室”“打谷场”“田间”“野花”“乡趣”等包间名和休闲娱乐项目名称,让人稍感欣慰。(王国华)


  原标题:乡村旅游四大问题亟待破解


  转自:中国经济网——《经济》杂志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乡村旅游面临“成长的烦恼” 需靠品牌上台阶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清明假日旅游市场信息显示,清明返乡祭祖后,许多游客选择就近到郊野景区、公园、古镇等旅游,回忆家乡往事,感受风土人情,带动了乡村旅游市场火热。
    2018-04-11
  • 文化和旅游部为何关注这场西部的乡村马拉松?

    文化和旅游部为何关注这场西部的乡村马拉松?

    近日,一场将要在四川武胜起跑的乡村马拉松赛被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刊文关注。配图中一群人奔跑在田野和绿树环绕中,轻松而畅快,呈现出“体育+旅游”融合带给乡村的改变和赋予人的快乐。
    2018-04-13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非遗该做什么来打造品牌?

    无论社会怎么发展,城乡二元结构都不会变。乡村是城里人心灵诗意栖息的精神麦田,也是滋养非遗的根脉和土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大机遇。作为从...
    2018-04-16
  • 紧贴农民需求 实现乡村文化建设的全面复兴

    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全面振兴,只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乡村文明,才能真正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让农民的日子越过越舒心。
    2018-04-24

热点视频

宏观经济“底色”良好 财政收支“亮点”频现 宏观经济“底色”良好 财政收支“亮点”频现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