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共形成了279项成果清单。目前,这份成果清单已有255项转为常态化工作,有24项正在有序推进。
“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离不开沿线国家民心相通。文化贸易和投资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组成部分,是推动民心相通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各方积极性,将文化与外交、经贸密切结合,形成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协调发展态势,对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合作具有现实意义。作为《“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子计划之一,“一带一路”文化贸易拓展计划正在落实当中。
在国内举办的国际性文化会展陆续推出了“一带一路”专馆或专区。第14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原“一带一路”馆升格为一带一路·国际馆,呈现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工艺美术、创意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及演艺等内容。第13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则提出了以文化商品贸易联通和文化艺术交流联通筑起“一带一路”双向开放高地的目标。本届义乌文交会“一带一路”板块特色鲜明,涵盖“一带一路”国际艺术展区、非洲展区、国际木文化协会展区等。
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推动下,更多国有企业及社会资本参与到“一带一路”文化贸易当中。此前公布的2018年“一带一路”文化贸易与投资重点项目名单涉及范围广、领域宽,黑龙江、甘肃、广东等24个省区市均有项目入选,覆盖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文化产业营销推广、文化创意和设计产业营销推广、演艺工艺美术文化旅游等产业营销推广、文化装备营销推广、文化贸易人才培训、对外文化贸易服务平台建设七大领域。
骨干文化企业和中小文化企业的联动整合、融合创新,将带动文化生产与消费良性互动。日前,首批“一带一路”文化贸易与投资重点项目负责人研修班在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举行。此次研修班是落实《“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务实举措,是扶持重点项目落地、支持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搭建起了文化企业交流创新的新平台。多位企业代表表示,此次研修堪称相关企业的一次“大会师”。研修课程既有理论学习、政策宣介,又有业务指导、现场观摩,特别是研修后期开展的文化贸易项目分类示范路演环节,促进了企业之间的交流。有企业代表认为,研修参与企业本身就构成一个产业价值链,涉及文化产业的多个方面。文化和旅游部外联局文化贸易处全程为研修企业提供指导、帮助,得到企业代表的一致赞赏。
“作为民营企业,被列入国家公布的重点项目名单,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肯定、支持和鼓励。”珠海金爵士文化产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中国戏曲与爵士乐巡演项目《跨乐》出品人周静说,这次研修在项目名单公布后快速启动,令人喜出望外,这意味着文化和旅游部有意搭建长效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将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助益。
江苏省演艺集团演艺产业部主任计华说,与同行的交流,使他对国有与民营文化企业在“一带一路”文化贸易领域中的关系有了进一步思索。“国有文化企业像一艘大船,乘风破浪,推动歌剧《郑和》这样大规模的演艺作品走向海外,体量较小的民营文化企业不妨借用大船已经开辟的航路,更加灵活、充分地展示中华文化艺术。”
文化贸易遇上“一带一路”,挑战与机遇并存。“交流、交易、交融,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河北百年巧匠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闫志国说,作为文化企业,都应有双效兼顾、社会效益优先的认识。该公司推出的木绘作品在泰国展出,备受当地小朋友喜爱。不过,公司并不急于从市场获利,而愿意花更多时间培育外国儿童、青少年对中国文化产品的了解和认同。与此同时,一些非遗产品开始得到“一带一路”市场的青睐。甘谷县大漠行麻编鞋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甘谷麻鞋”,通过国际电商平台降低物流成本,销售遍及欧美、东南亚及中东。去年,“甘谷麻鞋”境外订单60万双,创汇超过500万美元,电商网售十几万双,销售额达800万元人民币。
企业负责人的一个共识是,政府搭建的会展、研修平台将为企业走出去节省大量成本。由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风土习俗、法律法规了解有限,企业免不了“试错”“交学费”。“各家企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去做同一件事——了解对象国的文化市场与营商环境。这种重复投入造成了极大浪费。大家对信息共享和经验分享十分渴求。比如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原创动画作品已发行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在贸易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具有参考价值,特别是在土耳其、埃及、保加利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探索,能让大家少走弯路。”一位民营企业负责人说,“希望政府为企业提供国别地区合作信息和指南,并进一步为企业间项目合作提供服务平台。我们特别期待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这个前沿阵地建立联系。”(叶飞)
原标题:当文化贸易遇上“一带一路”……
转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