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来,我国卫生事业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卫生与健康水平稳步发展,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
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婴儿死亡率由200‰下降到6.1‰,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用比较少的投入解决了全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看病就医问题,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这其中,中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壮大为民族健康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深化医改中西医并重构建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只有医院2803家,医院床位11.91万张。医院基本上集中在城镇,医疗技术比较低下,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特别是乡村地区,缺乏起码的医疗卫生保障,医疗环境亟待改善。如何发挥传统中医药在解决群众医疗难题和完善全国医疗卫生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成为时代所需。
1998年至2012年,通过发展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我国建立起中西医并重和社会化的医疗费用分担机制,保障人民有能力享受现代医学的发展成果。
三级网的宏观资源配置机制,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分配机制,以及费用分担的医疗保险制度,构成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基础。2009年,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明确提出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确立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中医药事来得以不断壮大。
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末,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23.4万张,其中:中医类医院102.2万张(占82.8%)。与上年比较,中医类床位增加9.9万张,其中:中医类医院床位增加7.0万张。
2018年末,提供中医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同类机构的98.5%,社区卫生服务站占87.2%,乡镇卫生院占97.0%,村卫生室占69.0%。
十八大提出建设健康中国,十九大健康中国战略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层面。中国医疗卫生领域基本的法律法规制度框架得到建立,培养了大量的医学生,建立了公立医院的一套制度和体系,加大了政府投入,完善了医保网和医疗服务、保障体系。
“十三五”以来,为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央财政对中医药共计投入254.8亿元。
2016年,在全国卫生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立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将分级诊疗制度作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之首。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医疗资源的供给,加强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解决区域医疗服务不均衡的问题。
到2017年,医院数量已发展到31056家,其中综合医院18921家,中医医院3695家,专科医院7220家;医院床位612.05万张,其中综合医院床位417.24万张,中医医院床位81.82万张,专科医院床位94.56万张,形成了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专科医院互为补充且较为完善的诊疗体系。
卫生投入不断提高,群众看病就医负担逐渐减轻。据介绍,2018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达到6.6%。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和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不断提高,基本医保覆盖人口达到了13亿多,参保率稳定在95%。
2017年,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进一步降低,已由深化医改前的40.4%降到30%以下;人均预期寿命从2010年的74.83岁提高到2018年的77岁。
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人民获得感不断增强。医疗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法得到推广和应用,医疗服务供给逐步扩大,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提升。2018年,全国门急诊总量超过83亿人次,出院量超过2.5亿人次,全力开展健康扶贫,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的健康,不断提高卫生健康服务的公平性。
我国已经建立了覆盖城市农村的医疗预防保健三级网,使全体人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成为可能。2018年,民营医院床位占全国总床位超过26%。全国的医疗卫生机构的总数超过99万个,床位达到840万张。卫生健康系统人员总数达到了1231万人,每千人口医生数达到了2.59人,每千人口的护士数达到了2.94人,超过了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不仅显著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而且逐步形成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医改道路。我们围绕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五项制度建设和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着力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持续发力,推动深化医改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是卫生工作长期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从推进国家医学中心的建设方面,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了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国家卫健委也和四个省签订了省部共建区域医疗中心协议,使各地患者能够从北上广分流到各个省、各个区,减少跨区域就诊,推进区域分开。
从县级医院能力提升方面,2004年国家卫健委会同财政部推出了万名医生支援农村工程,推动三级甲等医院对口支援县医院。现在已经有500所县医院达到了三级医院的水平。下一步,到2020年还要推动500个县医院和500个县中医院达到三级医院的水平。
2018年,国办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这意味着分级诊疗制度正式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开启新阶段。远程医疗、在线会诊……“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的承诺,在医疗领域得到兑现。
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到召开新世纪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从印发建设健康中国的行动纲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健康中国建设的指导思想、顶层设计和实施路径,一步步深化、系统化、具体化。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张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已经建立,覆盖率达98%,惠及超过13亿人。
在“互联网+医疗”的助力下,老百姓的就医行为发生了深刻改变:偏远山区的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大城市三甲医院专家远程会诊;只用一部手机,就能够完成从挂号缴费、信息查询到在线支付全过程;8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能到达最近医疗点,40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普遍提供预约诊疗、检验检测结果查询等线上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表示,将进一步深化医改,通过稳步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实施县级医院能力提升工程、整合区域医疗机构资源、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着力解决“看病难”。通过发展医疗保障体系、完善药品政策、加强医院管理着力解决“看病贵”。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70年来中医医院快速发展,我国的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全国基本完成了以中医医院为主体的中医医疗体系建设,传统医学在保障国民健康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基于党和国家的关怀、支持,新中国的中医药事业才能在“一穷二白”中崛起,实现大发展、大跨越。“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寄寓着一项事业最长远、最恒久的梦。
1978年,“中共中央〔1978〕56号文件”出台,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1982年,衡阳会议提出要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中医药事业迎来迅猛发展的良机。1986年,国家中医管理局成立,198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走上了中医自主发展道路。中医药的命运从此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进入21世纪,中医药发展愈发蹄疾步稳。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在11个重点领域的68个优先主题中,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列为人口与健康领域的优先主题;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让中医药发展拥有了纲领性文件。
“十二五”以来,国家先后组织实施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开展了近20个中医药人才培养专项,涵盖各级各类中医药人才,培养了99名岐黄学者、1222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620名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1239名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1637名中医护理骨干人才、520名西学中骨干人才、181名少数民族医药骨干人才、10334名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及20万余名乡村医生。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要场合发表了重要讲话,为中医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6年8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中医药提出更高要求,催人奋进。
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对新时期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系统部署,成为首个国家层面的中医药中长期发展规划;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规范与扶持并举,让中医药的发展从此有了国家层面的法律保障;《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和中医药文化建设、人才发展、信息化建设、科技创新、“一带一路”建设等专项规划密集出台,中医药成为国家战略布局的关键环节。
中医药法实施以来,国家层面的配套规章和标准制定进展迅速,《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等配套制度陆续出台,进一步激发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潜力与活力。
各地也纷纷响应,抓紧落实,陆续开展地方条例制修订相关工作。截至2018年7月,已有28省启动制修订工作,湖北、河北已率先完成修订并颁布。地方中医药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甘肃、浙江、江西等地新设立了地市级中医药管理局,宁夏、江苏、贵州、河南等地在地市级、县级卫计委下新设了单独的中医科室。15省卫生计生监督部门成立了专门的中医药监督执法科室。各省对中医药发展的经费投入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提升,吉林、浙江、福建等省中医药财政投入明显增加。
截至2018年底,全国98.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7%的乡镇卫生院、87.2%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9%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医疗服务体系逐渐建立健全,全国中医医疗机构增至6万多个,中医医疗机构床位超过120万张。群众在基层就近看中医更加便捷,也更加认同中医药健康理念和接受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
2018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10.7亿人次,比上年增加0.5亿人次(增长5.2%)。其中:中医类医院6.3亿人次(占58.8%),中医类门诊部及诊所1.8亿人次(占16.6%),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2.6亿人次(占24.5%)。
2018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3584.7万人,比上年增加293.7万人(增长8.9%)。其中:中医类医院3041万人(占84.8%),中医类门诊部0.7万人,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542.9万人(占15.1%)。
2018年末,全国中医药卫生人员总数达71.5万人,比上年增加5.1万人(增长7.7%)。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57.5万人,中药师(士)12.4万人。两类人员较上年有所增加。
2019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会议指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显著优势。要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和开放创新发展,改革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发挥中医药在疾病治疗和预防中的特殊作用。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实现中医药科技创新的网络化布局。建立了40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4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中医药研究平台和基地,不断深化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研究,推动研究型门诊(病房)与生物样本库建设。
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中医药研究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撑;多学科、跨行业、海内外合作为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带来广阔空间。但同时,我国中医药科研受到中药材资源保障、中药质量控制等瓶颈制约,中药研发及中药标准的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亟须加强创新突破。
新中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结合中医技术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健康之路,体现了中国的智慧。下一步,我国将持续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壮大,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更好为人民健康服务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文/刘一庆)
转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