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了解到,“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加强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筛查、干预、分类管理和健康指导工作。
作为老年期痴呆最主要的类型,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因迄今尚不明确,表现为记忆减退、词不达意、思维混乱、判断力下降等脑功能异常和性格行为改变等。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介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000万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健康中国行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将“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设为结果性指标之一,国家卫生健康委在部署202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时明确,各地要结合实际开展老年人认知功能初筛服务,对初筛结果异常的老年人,指导其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复查。
印发阿尔茨海默病预防干预核心信息,编制家属照护核心提示,积极开展防治科普教育,指导开展黄手环公益行动预防老人走失……据介绍,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已组织15个省份开展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与干预试点工作,在全国1672个城乡社区启动实施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为58万名老年人提供心理与认知状况评估,开展分类干预和转诊服务。
“做好阿尔茨海默病预防和干预,降低疾病发生率,延缓病程进展,是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减少照护负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一级巡视员张晖表示,更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可以积极参与,在关爱阿尔茨海默病老人和家庭、减少社会歧视、预防老人走失等方面多做工作。同时,广大老年人更要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主动学习健康知识,维护好身体功能。(记者 董瑞丰)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