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帮“砍价”的92个新药可以在8.4万家医药机构买到了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6-28





  “只要患者不能够有效安全地服用药物,医疗保障的服务就没有走完最后一公里。”6月18日,国家医保谈判药品配备机构名单(第二批)新闻发布会召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保办主任冷家骅在发布会上说,过去认为药品进入医保目录,医疗保障的工作就结束了,但接下来药品能否顺利进入医院、患者能否及时买到药等都是难题,需要医疗保障工作持续推进。

  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回应民众用药诉求,公布了92个谈判药品在全国医药机构的配备情况,这些配备情况可以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中的“医药企业线上报送第二批国家医保谈判药品配备机构”中查到,极大提升了患者用药的可及性。

  92个药品在全国配备,涉及8.4万家医药机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1年5月31日,92个药品在全国8.4万家定点医药机构配备,其中定点医疗机构3.2万家,定点零售药店5.2万家。

  国家医保局医药司目录处处长张西凡介绍,江苏和河南配备药品最多,覆盖89个药品;北京等13个省(区、市)覆盖药品数量超过80个;海南、宁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覆盖药品数量少于50个,西藏仅覆盖9个药品。此外,同期上市的药品中,西药配备机构数量高于中成药。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不同治疗领域药品的配备情况存在差别,肿瘤、慢性病等配备情况优于抗感染、骨科、肠外营养等药品配备情况。

  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石远凯教授在发布会上表示,这92个药品中有13个临床急需肿瘤药,涉及所有癌症中发病率最高的非小细胞癌,女性发病率最高的乳腺癌,以及卵巢癌、输卵管癌、淋巴癌、白血病等12种肿瘤。

  石远凯表示,这13个肿瘤药物是国际上在肿瘤治疗领域最新的药物,涉及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治疗方法,“国家医保局把这些药物纳入目录之后,我国的肿瘤患者得到了全球最新、最好的治疗。”

  配备这些药品的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为全国各地患者及时用上纳入国家医保报销目录之内的药物,提供了非常大的便捷。

  石远凯进一步指出:“国家医保局在纳入这些肿瘤药物时均有明确的适应证,包括哪些病人可以用,在几线治疗的时候用,从而保证了病人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继续畅通百姓用药最后一公里

  日前,中国药学会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2018-2019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肿瘤创新药,在1420家样本医院中的进院比例约为25%。为什么通过“灵魂砍价”进了医保的创新药在医院却买不到?北京大学药学院史录文教授说,医疗机构配备药品本身具有市场属性,药品进入医保目录后,从企业生产车间进入流通领域再到医疗机构需要一定的时间。

  此次配备的92个药品的另一特点是,配备机构数量与上市时间呈正相关,上市时间越长,配备机构数量越多。史录文补充说,这个特点说明了谈判药品进入医保目录后再顺利进入医疗机构需要一个过程。即使药品可以配备了,医疗机构也需要综合考虑它的服务范围、本地流行病特点以及相关专业人员的配备情况,再有选择地配备药品。

  今年4月,国家医保局公布了第一批判药品配备机构名单,共涉及19个临床需求迫切、可替代性不强的药品。此次公布的配备机构名单显示,这19个临床急需药品的配备情况持续好转,配备机构数量从3324家增加到5572家,增幅达68%。覆盖省份的数量也持续增加,平均覆盖省份的数量从22个增至25个。

  冷家骅说,结合国家医保局前不久出台的“双通道”政策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药店和医疗机构可以买到医保药品,“药品并不像超市的方便面、火腿肠一样,拿回家就去吃了,而是需要药师和医生在背后做大量的工作,包括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以及对不良反应的长期监测等,然后让患者获益,用药的最后一公里才能真正打通。”

  (记者注:“双通道”政策是指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两个渠道,满足医保谈判药品供应保障、临床使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


  转自:中国青年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北京将全面推开医药分开综合改革 药品零差率销售

    北京市政府今天正式宣布,自4月8日起,北京3600多家医疗机构将推行医药分开综合改革。这次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的核心内容包括,取消药品加成和挂号费、诊疗费,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设立医事服务费;对435个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2017-03-24
  • 浅析我国药品流通行业如何打破微利格局

    无论在国内外,药品流通行业注定是一个微利的产业。根据主要上市公司的年报,我国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国药控股、华润医药和上海医药的2016年净利润率分别为3 8%,4 2%和2 5%。
    2017-04-11
  • 我国药品流通行业将进入全新的“竞合时代”

      对于推动药品流通行业改革发展的今后工作,商务部将逐步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和流通效率,指导药品流通企业改革,力促行业集中度提高,打破医院终端垄断。中投顾问日前在《2017-2021,中国医药流通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
    2017-04-12
  • 我国儿科缺医少药严重 九成药品无儿童专用剂型

    随着“全面二孩”时代来临,儿童的用药安全需要给予更多关注,才能让孩子的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近日宣武医院主任药师王育琴在举行的药源性疾病与安全用药中国论坛上表示。
    2017-04-12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