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4年来,国家文创实验区围绕体制机制、政策环境、市场体系、金融服务、人才培养、发展模式等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取得不俗业绩,交出亮丽成绩单。截至目前,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企业达3.9万余家,上市企业88家,2017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收入1776.1亿元。近日召开的2018北京CBD创新发展年会透露的上述数据表明,国家文创实验区已成为中国文化企业聚集度最高的区域,成为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新名片和引领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试验田。
引金融“活水”灌溉文化沃土
“文化企业普遍是轻资产运营,传统的抵押贷款不适合文化企业。因此,‘融资难、融资贵’成了文化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如何帮助文化企业解决融资问题,扶持优质、成长性强的文化企业更好发展,是我们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重点。”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金融业务办理、投融资合作的需求,8月28日,北京市首个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在国家文创实验区投入使用。该中心面向有融资需求的文化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对接、金融业务办理、投融资合作等一站式专业服务,并为文化企业和金融机构举办业务培训、项目路演提供专门空间和精准服务。首批20家金融服务机构已集中入驻中心,为文创企业提供文创普惠贷、蜂鸟贷、创业快贷、银担通、税易贷等30余种特色金融服务产品,为文创企业提供便捷、优惠、一站式的金融服务。与此同时,国家文创实验区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共建服务文化企业的上市培育基地。
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化金融服务中心的成立是国家文创实验区在文化金融服务创新方面的又一重要探索。近年来,国家文创实验区大力推动文化金融等重点领域创新,出台了国家文创实验区“政策十五条”,成立了全国首个文化企业信用促进会,设立全市首只区级文创产业发展基金,发布实施“蜂鸟计划”,通过“文创实验区移动APP”初步搭建起线上文化金融服务平台,探索形成了“信用价值筑基、政策支持架桥、融资服务为核、股权交易助跑”的金融服务体系,并与一批金融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积累了大量文化金融资源。
在此基础上,国家文创实验区积极促进政府与市场联动、市区联动、投贷联动,探索建设“依托两大载体(文创实验区企业信用促进会和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提供两个支撑(政策支撑和服务支撑)、形成两个闭环(“信用评级、快捷担保、见保即贷、贴息贴保”信用融资服务闭环和“创业孵化、风险投资、投贷联动、上市培育、政策支持”的股权融资服务闭环)”的文化金融服务模式,满足企业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需求,逐步构建起多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文化金融服务创新体系。
引领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作为文化产业领域改革创新的综合实验区,国家文创实验区成立至今,紧紧围绕体制机制、政策环境、市场体系、金融服务、人才培养、发展模式六大方面持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推动各项文化产业政策落地,打造以文化传媒、数字内容、创意设计、文化贸易、休闲娱乐为支撑的高端产业体系,形成了以高附加值和高成长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以文化与科技融合为主要特征、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为核心的新型文化业态成为实验区发展的新引擎,“互联网+文化”新兴领域文化企业收入占比达到52.1%,其中科技含量高、创意程度高、附加值高的移动新媒体、数字娱乐、数字出版等领域企业收入年均增速在40%以上。
作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批复成立4年来,国家文创实验区积极推动各项文化产业政策落地,围绕文化产业重点领域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取得阶段性成果,晒出了亮丽成绩单:搭建全国首个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中心,为三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搭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提供务实高效的服务;发起成立全国首个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发展联盟,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国各城市(城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成立全国首个文化企业信用促进会,吸引会员350余家,形成“信用评级、快捷担保、见保即贷、贴息贴保”的工作闭环,支持255家文化企业通过信用获得融资22.8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8.3%;出台北京市首个《文化创意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指南》;出台并落实“政策十五条”,2017年国家文创实验区首批建设发展引导资金支持项目114个,扶持带动了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文化企业;设立北京市首只区级文创产业发展基金,总规模100亿元,并分设“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等5只子基金,拓展文化企业投融资渠道;建成北京市首个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金融服务超市”等。
在国家文创实验区的辐射带动下,2017年,北京朝阳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收入3754.4亿元,同比增长19.7%。2018年1~6月,朝阳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收入1716.6亿元,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作者:付连英)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