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纤到户与宽带中国相辅相成 互动发展

    宽带中国战略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提振,以及由此延伸和派生出的新业务与服务,将影响并带动更多相关产业发展,拉动GDP和促进就业,对宏观经济产生促进作用。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发现,宽带普及率每增加1%,就业率上升...
    2012-06-15
  • 联动优势推出分销行业定制化移动支付产品

    继推出国内首个集合通信账户支付、手机银行卡支付、第三方账户支付于一体的综合支付平台后,国内老牌移动互联网服务企业联动优势又于近期公布了其旗下另一款定制化移动支付产品——回款通的相关信息。引起行业内外广...
    2012-06-15
  • 高速接口线缆光纤技术突破 延长传输距离

    由于目前各式传输接口的传输速率皆已达Gbit/s以上,线缆传输距离受到信号衰减的问题较以往更为严重,皆少于10米,因此采用光纤将可有效解决传输距离的问题。英特尔亚太区技术营销服务事业群产品营销经理黄中...
    2012-06-15
  • 移动互联生存不适合单枪匹马

    移动互联网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其应用与终端市场都已被激活。中低端智能手机市场的喜人前景,是近几年几大运营商普遍制定“千元智能机战略”的原动力。而在2G时代,千元左右的中低端手机大都以山寨机的形象示人,...
    2012-06-15
  • 云计算与政府业务深度融合,应用效果逐渐显现

    在云计算技术逐渐成熟和“十二五”规划的共同促进下,各地方政府的云计算发展如火如荼。近两年,政府用户对云计算的了解和认可程度不断提高,云计算厂商的解决方案也在逐步完善,成功案例不断涌现。
    2012-06-15
  • IPv6进商用元年 爆发增长需产业链齐步走

    近年来,3G、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发展迅猛,促使中国对IP地址的需求大大增加。据工信部的调研报告,未来5年,中国IP地址需求总量高达345亿。在IPv4地址告罄的背景下,作为IPv4的替代者,I...
    2012-06-15
  • 打造移动互联网完整的生态系统

    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智能终端作为进入移动互联网的一个入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手机厂商都瞄准了这块巨大的蛋糕,纷纷开始研发并推出自己的智能终端。
    2012-06-15
  • 物联网突破支付技术 便捷性和安全性凸显

    “三网融合”已提出十多年,各级政府都在大力推进三网融合,但是直到2011年仍进展缓慢,步履艰难。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纠葛因素之外,支付瓶颈的制约也是阻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2-06-15
  • 云计算数据中心 让IT从技术转向服务

    在以前数据中心诸多运营流程的不明晰造成IT效率低下,在云计算数据中心当中,企业的IT流程被固化下来,各个部门的权利以及责任被完全明晰下来,所有业务能够明确地找到其所需要的IT资源,IT效率能够极大地提...
    2012-06-15
  • 云计算之后的OA系统将如何发展

    云计算作为未来互联网、IT应用的标准模型,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各地政府纷纷出资构建云计算中心,而在应用为王的时代,OA即将成为云计算的核心应用,伴随着OA市场的需求刚性化,OA即将进入云计算时代...
    2012-06-15
  • 移动互联网入口博弈战:传百度欲收购UCWeb

    “移动互联网应该说是已经存在至少有十几年了,很多年以前就有很多人和我讲Robin(李彦宏的英文名)一定要去做,一定要在手机上把搜索做好,但我判断当时这个市场还没有拐点。”李彦宏在百度联盟峰会上的发言中...
    2012-06-14
  • 联通拟定制NFC手机推动近场支付发展

    手机支付是移动电子商务的核心能力之一,三大电信运营商在获得支付牌照后,各自成立了专门的支付公司进行推广。虽然几大运营商都陆续在一些城市进行了近场支付的试点,但因为模式的多样化,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形成...
    2012-06-14
  • 京信通信觊觎运营商WiFi市场 大举投入回报堪忧

    3G智能终端让移动数据流量呈现爆发式增长。WLAN作为低成本、高效率的流量承载解决方案,早已得到了国内三大运营商的高度重视和规划。据测算,今年三大运营商WLAN设备投资规模增速将达到70%,会带动超过...
    2012-06-14
  • 低价智能机搅动产业链 芯片商陷入价格厮杀

    “中国移动(微博)GSM用户接近6亿,每年有1/3的用户需要更换手机。因此,TD替换GSM的时代到来。”李力游表示,为了抢占市场,展讯推出的TD功能及芯片已经降到了200多元,而TD智能手机芯片已经做...
    2012-06-14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