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掌握着渠道绝对话语权的运营商主导的智能手机降价行动,正在搅动整个产业链,上游的芯片厂商陷入新一轮的压价竞赛。
“围绕着智能手机这个香饽饽,芯片厂商的大战还只是刚刚开始,随着今年二季度展讯、MStar、意法爱立信等新势力的相继登场,智能机的入门价格下滑将会进一步加速,千元只不过是一个开始。”一手机厂商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微博》。
今年年初,高通公司的高管带队前往中国手机生产商聚集地深圳,亲自与山寨厂商面对面对谈需求,2月末,同为外资芯片厂商的博通针对搭载Android4.0系统、价格在299美元以下的智能手机推出了一系列芯片和解决方案,并表示将会进入千元以下智能机市场。英特尔更是在六年后重返手机芯片领域,成立新的移动通信部门,推出联想K800手机。而在低端芯片市场上,与“山寨手机之父”联发科微博打得热火朝天的还有晨星MStar、展讯和锐迪科等厂商。
“山寨”市场重新洗牌
此前,低成本手机芯片主要供应给山寨手机厂商市场一直被台湾地区的联发科所主导。
但不到一年时间,展讯芯片的市场份额从不到10%升至28%,营收一年增加95%,晨星也靠着在手机芯片领域的“染指”、拓展,成功登陆台湾股票市场。
展讯CEO李力游认为,公司得以加速是因为抓住了TD手机爆发的机会。
“中国移动微博GSM用户接近6亿,每年有1/3的用户需要更换手机。因此,TD替换GSM的时代到来。”李力游表示,为了抢占市场,展讯推出的TD功能及芯片已经降到了200多元,而TD智能手机芯片已经做到了40纳米,价格却只有iPhone的1/6。他希望TD成为深圳做水货的“水军司令”和“山寨主”们“未来的生存之道”。
在今年5月,展讯前往深圳,向众多手机厂商展示了其EDGE/WIFI版的1GHz低成本智能手机芯片SC6820——这原本是联发科的主战场。当时,只能容纳400人的大厅硬是站了600多人。
而同为台湾新竹科技园的芯片设计企业晨星,是全球最大的液晶平板和电视芯片数字和模拟供应商,队伍中不乏联发科的高级技术人员。业内人士透露,晨星触控控制的手机芯片,目前单月出货量已达100万套规模,合作的智能手机厂家已经超过十家。
iSuppli高级分析师顾文军表示,联发科连续遭遇的这种尴尬局面并非因其技术落伍,。“在单芯片集成技术上,联发科优势明显。然而,虽然手机芯片10倍于展讯的规模,但在越来越拼速度的芯片研发领域,联发科却没有跟上。”
高端芯片厂商搅局
低端芯片市场的威胁并不仅仅来自于熟悉的竞争对手,以往那些走高端路线、“看不上中国市场”的公司开始频频发力。
高通高级副总裁兼QRD项目负责人JeffLorbeck在5月底的一次会议上对记者表示,半年以来,加入高通QRD计划的OEM厂商已达30多家;已有17个OEM厂商发布了28款基于QRD平台的智能终端,另外还有100余款终端正在研发过程中。“QRD上市终端数量目前正处于高速增长期,仅在3月和4月,就有14款手机发布,如夏普SH300T,联想A780,酷派7260+、7019等,多款手机进入联通和电信的集采。”JeffLorbeck说。
据了解,高通2012财年第二财季营收为49.4亿美元,同比增长28%。
一名从联发科转向高通芯片的手机方案商表示,高通QRD价格已低于联发科公板约5%,同时高通在平台周边零组件、相关设计服务上也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他认为未来3G市场上,高通带来的机会能够更多。
与此同时,随着联想K800手机的推出,英特尔正式宣布进军手机芯片领域,这也是英特尔公司6年后重返这一领域,并强调其移动芯片产品在高性能计算及制程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2011年12月15日,英特尔宣布组建一个新的移动通信部门。新部门由此前的上网本和平板电脑部门、超级移动部门、移动通信部门和移动无线部门合并而成。
“这是为了加快和改善产品的研发过程。”英特尔发言人罗伯特·曼尼塔表示,合并之前,移动无线部门主要负责包括Wi-Fi在内的短距离网络,而超级移动部门则负责开发智能手机芯片。
作为PC时代芯片的霸主,英特尔至今仍占据着全球PC市场约80%的份额。但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ARM架构芯片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从苹果、三星Samsung到宏达电HTC的智能手机,甚至联发科的山寨机,都要向ARM支付费用。
对于英特尔高调进入手机芯片市场,ARM公司副总裁、处理器和知识产权部门总经理西蒙·希加斯认为短期内并不具备竞争优势,“无法撼动ARM在移动芯片领域的主导地位”。
不管怎样,面向低成本智能手机的芯片组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瑞士信贷台北分析师兰迪·艾布拉姆斯RandyAbrams称,由于入门级智能手机利润率微薄,芯片厂商将会通过销量来确保利润。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 者:李娜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