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讯 8月28日,中国(齐齐哈尔)第十八届绿色有机食品博览会如约而至,一年一度的绿色食品盛宴再一次在美丽的鹤城——齐齐哈尔市隆重举办。
中国(齐齐哈尔)第十八届绿色有机食品博览会开幕
飘香的泰来大米、甘甜的新疆大枣、青翠的有机果蔬、高智能的农业机械……本届展会以“绿色、健康、合作、发展”为主题,展馆分为A、B两个厅,共设展位470余个。本届展会在举办方式、展区划分、参展产品、活动安排上都有创新,新增设广州市对口合作城市展区、南京红太阳集团世界村智慧农贸专区、扶贫工作队产品展示专区、对口援疆地区青河县产品展示专区、内蒙古等西部特色展区展位以及京东齐齐哈尔扶贫馆。展会的序厅还设有优质鹤城品牌产品展示区、齐齐哈尔市食品产业精品展示区、优质产品体验区,在展示的同时利用信息技术体验农产品从种植到餐桌全过程。
齐齐哈尔市委书记孙珅(左三)向参会嘉宾做介绍
据悉,自2001年以来,齐齐哈尔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7届中国(齐齐哈尔)绿色有机食品博览会,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展会规模不断扩大,效果越来越好,已成为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业展会。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不断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强农机化建设、推进耕地轮作试点、强化科技推广服务和推进农业“三减”,将规模经营逐渐推向标准化发展,同时积极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并以此来作为提升农产品价值链的重要推手。
提升农产品质量,构建农产品品牌,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渠道”,是当地拓宽农产品营销的重要手段。依托黑龙江省大米网和齐齐哈尔市“东北黑土”农产品交易平台及各县区电商平台,全市农产品电商企业发展到155家,农村网店680家,微商1.5万多个,农产品网销量达20.8万吨,销售额17.8亿元。
当地现进驻黑龙江省质量追溯平台的企业已达55家(全市12户有机食品企业全部进入),初步实现了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切实提高了绿色(有机)食品的信誉度。6个县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9县(市)组建了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形成了监管、检测、执法三位一体的格局。98%的乡(镇)设立监管服务站,81%的村设立安全协管员,形成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监管体系。2017年,完成全市专项定点监测样品357份,合格率达到98.3%。
在此前一天的27日晚,齐齐哈尔市举行了市情推介会。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总农艺师马爱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张华荣,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王子强,农业农村部市场司副司长杨光,黑龙江省农委副主任乔延春等嘉宾,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及30余家媒体记者出席了活动。齐齐哈尔市副市长王永石在会上进行了市情推介。
齐齐哈尔市副市长王永石作市情推介
王永石说,齐齐哈尔市幅员面积4.24万平方公里,辖1市8县7区,总人口570万,因境内国家级扎龙自然保护区栖息着世界珍禽丹顶鹤,又有“鹤城”之美誉。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家重要的装备工业基地、商品粮基地、畜牧业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被誉为中国绿色食品之都。
齐齐哈尔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有耕地3500余万亩,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300亿斤左右,占黑龙江省的1/5、全国的2%以上,是国家可靠的“大粮仓”。绿色有机食品基地面积1400余万亩,有机、绿色、无公害等各类农产品标志认证1500余个,被评为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区。产业基础雄厚,素有“钢铁机械城”之称,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拥有42个省级以上科研机构和24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是我国装备工业技术人才、产业技能人才的摇篮。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的扎龙湿地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21万公顷,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被列入中国首批“世界重要湿地名录”。同时,依托呼伦贝尔大草原、大庆石油文化、北极漠河、黑河边境口岸和五大连池冷泉等特色旅游资源,建立“4+1”城际旅游联盟,构筑了独具特色、品位出众的生态旅游黄金带。区位条件优越,辐射周边2000万人口,是国家“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2条国道和4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民航通至北京等国内主要城市以及韩国首尔。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致力做好“老字号”“原字号”“新字号”三篇大文章,确立了食品加工、现代畜牧、马铃薯等12个重点产业,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实施“产业倍增计划”。同时,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出台一系列鼓励支持政策,为投资创业提供便捷高效的优质服务。真诚邀请企业家们和各界朋友,来齐齐哈尔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大计,共同谱写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崭新篇章。(马玉忠)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