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自行车不断上升之路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9-27





  承载着中国人情感和记忆的自行车,正在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崭新名片。20世纪80年代,中国是世界自行车产销第一大国;1985年9月,中国第一辆电动自行车诞生;1998年,中国自行车出口1761万辆,首超国内销量;2017年12月,中国共享单车国内用户规模达2.21亿;2018年,电动自行车行业总产量3300万辆。


  上世纪50年代:“飞鸽”诞生


  新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辆自行车,诞生在1950年的天津。


  据天津飞鸽自行车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沙云澍介绍,“那个年代,整个的工艺流程都不具备,完全是一个手工作坊,当时老一代的工人都憋着一股劲,不能说连一台像样的自行车都生产不出来吧。新中国成立前,天津自行车厂生产的车辆十分笨重。”


  怎样才能让自行车蹬起来不那么费劲?研究人员发现,关键点在自行车前后轮的轴皮上。


  天津飞鸽自行车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宋桂林说,在新的车型当中提高了轴皮的加工精度,减小了压力角,减少了阻力,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改变,使骑行轻快起来了。


  沙云澍说:“又轻又快,骑起来这两个轮子像两个翅膀一样在上面飞。当时老百姓又在企盼和平,刚刚解放,就叫‘飞鸽’吧。”飞鸽的牌子是这么定下来的。


  1950年7月,首批10辆试制车诞生。


  上世纪70年代:“永久”相当于宝马


  对于年逾40的裴女士来说,她最美好的儿时记忆就是姥爷骑着自行车接她放学回家,她则坐在姥爷28自行车的大梁上兜风。“别人走路回家,我坐车,觉得自己特飒。”裴女士告诉记者,在上世纪80年代初,自行车还算当时家里的大件,这个大件成为了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


  正如裴女士所说,自20世纪60、70年代,自行车和缝纫机、手表一起成为年轻人结婚必备的四大件。1962年直至1986年,自行车主要是上海产的“凤凰”“永久”和天津产的“飞鸽”,一律实行凭票供应。1962至1963年之间,“凤凰”“飞鸽”和“永久”的标价高达每辆650元。70年代,“永久”相当于宝马。


  再到80年代,“飞鸽”“永久”是人们理想的交通工具,自行车逐渐成为中国人最重要、最普及的代步工具。那时每日上下班时壮观的自行车洪流,更是让中国成为外国人眼中的“自行车王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自行车企业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到上个世纪80年代,以凤凰、永久、飞鸽、红旗、五羊等国内自行车行业品牌企业为代表,行业基本上形成了整车和零部件齐备、配套完整的生产体系。


  自行车的盛况一直持续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中国自行车产业更加积极地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逐步奠定了自行车生产、消费、出口大国的国际地位。不少人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山地车进入中国市场,并逐渐在中国风靡。山地车漂亮的外观和变速的功能让国产自行车相行见拙。消费者对时尚和功能的追求,使山地车成为国产自行车中的佼佼者。


  进入新世纪:“中国制造”崭新名片


  进入本世纪以来,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行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产品品种丰富、规格齐全,满足了国内外广大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行业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成就。


  中国自主品牌自行车企业开始参与到以往较少涉及的高端竞赛级别自行车领域,凭借优良的碳纤维车架技术,被澳大利亚和捷克的洲际职业车队采购,成为车队新赛季唯一指定用车。承载着中国人情感和记忆的自行车,正在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崭新名片。


  来自中国自行车协会的资料显示,我国传统老字号自行车品牌宝刀未老,正在积极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以此来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企业后起之秀不断创新,在选材、工艺、设计上精益求精,以此来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需求。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契机,近两年来,行业不仅向沿线国家出口增速明显加快,“走出去”全球化运营、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也初见成效:跨国并购、海外营销、落地制造、入驻境外产业园区等普遍提速,一批骨干企业成功走出国门,在全球市场与经济发达国家同台竞技。


  数字显示,近年来,我国自行车年产量一直保持在8000万辆以上,电动自行车年产量在3000万辆左右,每年约有近6000万辆的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出口世界170多个国家。自行车行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未来:进一步助力消费升级


  自行车的出现使国人首次进入了“朝发夕至”的时代,在刚建国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自行车都还是百姓生活的奢侈品。而如今它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永久、凤凰、飞鸽和五羊等自行车品牌的经典车型也早已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交通工具的变革使人们再也找不到那个时代的“经典”。不过,取而代之的则是更环保更方便的共享单车、电动自行车。


  如今,走在路边,拿出手机一扫,就可以轻松解锁一辆轻便时尚的共享单车,满足人们快节奏的生活需求,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尴尬;电动自行车更是给人们出行带来便捷,同时还为快递业、外卖业助了一臂之力。即时物流是一种近年迅速发展的边缘第三方服务业态,早在2017年,全国即时配送就已近100亿单,相当于传统物流25%的业务量。而电动自行车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生产资料”角色。数据显示,目前电动自行车每年3000万辆的增量中,用于物流领域、为快递小哥和骑手们拥有的,占了大约三分之一。


  近30年来,电动自行车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18年,行业总产量3300万辆,同比增长6%。480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60亿元,同比增长8%;利润34亿元,同比增长6%。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规模世界第一,种类极大丰富,质量显著提升,品牌中外驰名,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引领绿色出行风尚发挥了重要且积极的作用。


  而对于裴女士来说,如今,自行车已经成为她平时休闲健身的好工具好朋友,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骑行+旅游”模式、骑行俱乐部等风生水起。一些地方,自行车专用道的建设正在加速甚至成为绿色城市标配,总之,健康、环保理念正在自行车行业深入体现出来。(记者 史晓菲)


  转自:消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 凉凉后的“中国自行车第一镇”王庆坨:上千元单车2折出售

    凉凉后的“中国自行车第一镇”王庆坨:上千元单车2折出售

      一年前,在被誉为“中国自行车第一镇”的天津市王庆坨镇,每天都有货车从这里拉着数千辆共享单车发往全国各地,各个工厂“订单接到手软”。随着多地共享单车“禁投令”的出台和不少共享单车企业的倒闭,共享单车的订单骤减...
    2018-07-09

热点视频

多措并举稳外贸 动力强劲底气足 多措并举稳外贸 动力强劲底气足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