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手表真好看!”
这句话,是每个戴表的人最爱听的,也代表着中国人对手表的喜好。对于钟表这个随身的小物件,中国人对它的喜欢,自古有之。
中国人发明了机械钟表
机械钟表的雏形实际出现在中国,或者说中国人发明了机械钟表。1088年,中国宋朝人苏颂的水运仪象台被世界钟表界公认为是机械钟表的起源,是机械钟表心脏部件“擒纵结构”的雏形。但是,机械钟表真正的发源和成型,发生在欧洲。自清末开始到1949年前,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些瑞士手表牌子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的上海,是对于全世界人来讲都是“稀罕玩意儿”的手表使用的主要城市。同时还有北京、天津、重庆、昆明等等地方,很多瑞士牌子在上海建立了代理和经销点,那时欧米茄、浪琴、天梭、美度、积家、劳力士、英纳格、罗马等瑞士表都可在市场上买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所有西洋手表品牌在中国的代理处,都搬去了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所以,倏忽之间,在中国内地市场上,一下子没有了手表可卖可买。
“一表难求”的中国表
小小的手表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尖端工业制造实力。1955年3月26日《天津工人报》头版头条以《我国自制手表成功》为标题做了报道:“天津试制成功国产第一支手表,从而结束了我国只会修表、不会造表的历史……”。
1960年,上海手表厂著名的A581型手表就生产了45万只,加上其他各地手表厂的贡献,中国人民慢慢戴上了自己的国产手表。1960年,国产表产量直接从1959年的几万枚倍数增长到超过50万枚!那时的国产手表,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最贵的就是上海牌手表了,差不多80—120元。
这一时期,最流行的奋斗目标“三大件”就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为了一张表票,很多人要彻夜排队去排号领取,或者托亲戚、托朋友。
1970年后,中国国产手表制造发展迅速。整个1970年代是国产手表发展最好的一段时间。那时主管手表制造的是原轻工业部,它在1970年代做了一件对中国手表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事情:为解决各个城市几十家表厂各自为战的局面,1970年,轻工业部组成全国统一男表机芯设计组,要设计出“走时精确、结构简单、工艺性好、便于维修”的统一机芯供大多数表厂使用。一年后第一枚“统芯”面世,所有表厂陆续跟进,使中国国产手表产量快速增长。1972年时,中国国产手表年产量已超过了1000万枚。
中国人一直对瑞士制表和德国精密制造有莫名的崇拜。实际上,到了1970年代,一些国产表、尤其上海表的质量,和那时的德国产手表水平已经差不多,甚至有些优质上海表质量超过了某些德国产手表。那时好质量的上海表的精准度,日误差可以达到正负30秒内甚至20秒内,这在当时是很好的。今天,国产表的精准度也无非如此。
可惜的是,席卷世界钟表界的一场“石英革命”几乎摧毁了拥有几百年制造基础的瑞士机械表产业。那时中国经济相对落后、没能和国际接轨,幸而“石英风暴”迟滞几年才波及到中国手表制造。但是,还是直接影响和伤害了中国国产机械手表制造,使得通过奇迹般快速发展、刚刚拥有一个黄金时期的中国国产机械手表制造业遭遇夭折。从此中国的钟表制造,再没有了赶上或超过瑞士的机会。
中国成名表消费最大市场
1980年代,在石英表冲击和改革开放的双重影响下,国营老表厂走下坡路的同时,一批港资背景下的新表厂、新品牌崛起。石英表和“三来一补”方式进入到中国市场的各色手表和廉价手表,也直接推高了国产表的产量。到1990年时,国产表的年产量已超过3000万枚。
1990年代,全球的机械表市场又复苏。此时中国国产机械表也借此时机发展了一波,之后就很快被新表厂和新品牌代替了。2000年后,上海表已不再是从前的上海表,成了私有化的上海表业,之后北京表也私有化,现在只有海鸥表是完整的国营身份。
1990年代,对于中国民众来讲,最大的变化是手表的选择多了,瑞士表随处可见了。1990年代也是众多瑞士表牌子开始重新回归中国市场的开始,比如斯沃琪集团就在1990年代后期在上海建了办事处,欧米茄、浪琴、天梭这些在民国时期就为一部分国人所知晓的品牌又陆续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
2000年后,瑞士手表牌子也如“雨后春笋”般大举进入中国大陆市场。2012年后,尤其是2014年起,高级瑞表在中国的市场增速变缓,市场相对变得成熟。从前整个销售量约50%以上都是礼品表,后来好的手表越来越成为富裕的个人所购买。中国人也越来越懂表。更多的爱表人具备了基本的钟表知识,了解了品牌的真实情况,盲目购表的情况相对减少。
2019年的中国,依然是全球名表消费最大的市场,内地和香港地区的瑞士表进口量相加,占了瑞士表出口的一大部分,而真实情况远远大于数据:贵价瑞士表的销售,超过百分之五十都是中国人在中国和世界各地购买的。1949年至今,70年转瞬即过。国家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每一代人的生活都变化多多。但无论怎么变,时间是不变和永恒的。有一枚喜欢的、精准的好手表在腕,一定是有必要的。今天中国国产钟表制造量虽然很大(占据世界产量的75%以上),但在“质”的方面,发展道路还很长。 (白映泽)
转自:消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