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短缺,羽毛球一定要用真羽毛吗?人造羽毛球:价格相似更耐打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7-18





  近日,羽毛球价格连涨的消息冲上热搜。7月初,红双喜、尤尼克斯、亚狮龙、超牌等品牌羽毛球迎来新一轮涨价。记者发现,多款热销款式处于缺货状态,羽毛球整体普遍涨价两三成。


  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轮涨价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短缺。在此背景下,人造羽毛球再次成为球友关注的焦点。专家认为,长远来看,人造羽毛球发展潜力巨大。


  原材料短缺 羽毛球迎多轮涨价


  “一直打的超派羽毛球从之前的一筒140元涨到现在190元,平时一起约球的朋友都在找‘平替’。”家住北京市石景山区的羽毛球爱好者韩女士告诉记者,羽毛球属于易耗品,毛掉多了飞行轨迹就乱了,大部分业余爱好者把握不好击球点可能不到两个小时就能打坏一只球。


  记者咨询了红双喜淘宝官方旗舰店的客服,客服表示近期羽毛球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且短期内供货可能较为紧张。尤尼克斯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近期羽毛球主要涨价原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


  同样,羽毛球经销商老汪也证实了这一说法。“今年羽毛球已经涨过三次价了,前两次是在1月和4月。这次给经销商的涨价原因为原材料紧缺,市场行情所致。”据老汪介绍,此次羽毛球行业整体都在调价,涉及的品牌有李宁&凯胜、登勤、翎美、红双喜、威克多、超牌、威肯、亚狮龙、尤尼克斯等。


  什么值得买运动行业负责人宫晓非表示,羽毛球价格上涨主要还是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羽毛供应量减少,直接导致原材料短缺,从而推高了采购成本;原材料成本的提升,对一些小型羽毛球生产商构成压力,会导致部分难以维持生产的厂商逐渐退出市场,进一步加剧供应紧张的局面;除原材料成本外,人工、运输等其他生产成本的上涨也会对最终产品价格产生影响。


  此外,羽毛球价格上涨的原因也与需求上涨有关。羽毛球爱好者Eric告诉记者,羽毛球是全民流行的体育运动项目,运动热度较高,今年有很多新玩家涌入市场,需求增加也影响了羽毛球价格。


  国家体育总局此前发布的《全民体育现状调查报告》显示,除了“健步走”,羽毛球是中国参与人数最多的体育运动,高达2.5亿人。美团数据也显示,今年以来,打羽毛球的白领消费者正在增多;随着暑期来临,不少学生群体也加入到这项全民运动中。今年上半年,在什么值得买平台,羽毛球相关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5.98%。


  “羽毛球运动因其入门相对容易,且所需设备维护成本较低等优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将其作为日常的锻炼方式,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价格上涨。”宫晓非表示。


  人造羽毛球发展潜力大


  据了解,羽毛球最主要的材料是天然羽毛,但并不是所有的鹅毛、鸭毛都可以用来做羽毛球。一般一只成熟鹅、鸭的翅膀外部的第二根或第三根羽毛才能拿来做羽毛球。加工期间厂家还要分拣,找出宽窄度、弯拱度差不多的16根羽毛才能完成一只羽毛球。据业内人士计算,平均一只鸭子可供使用的大羽在14根左右,一只健壮的大鹅可供使用的大羽在20根左右。因此,一只羽毛球平均需要耗鸭1.14只,或者耗鹅0.8只。


  在羽毛球不断涨价的同时,也有人发出疑问:“羽毛球,一定要用真羽毛吗?”


  实际上,近年来,不断有企业尝试以人造羽毛球代替天然羽毛球。记者了解到,新近开发出的低密度聚乙烯毛叶和碳纤维毛杆羽毛球,有更接近天然羽毛球的击打感,价格也与之相似,但远比天然羽毛球耐打。世界羽联认为,人工合成羽毛球可以减少约25%的天然羽毛球使用量。


  但就现阶段技术来讲,人造羽毛球仍不能为大部分人提供舒适自然的体验,不为人所接受。“之前也买过人造羽毛球,一只基本能打一个月,但飞行速度慢,手感也比较奇怪。”韩女士告诉记者。


  “目前威克多、尤尼克斯、李宁都有做人造羽毛球,但从店内销售情况来看,人造羽毛球销量不到羽毛球总销量的1%,多是常在户外打球的人会买,使用评价褒贬不一。”老汪告诉记者。


  也有观点认为,目前人造羽毛球与天然羽毛球之间的关系类似新能源车与燃油车早期的关系。“两者的出现都是对原材料紧缺的响应,技术的革新总能带来生活资料的迭代,天然羽毛的高成本和供应限制会促进人造羽毛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但在发展过程中,消费者对传统产品的情感依赖和实际需求的考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技术的接受度。” 宫晓非指出,目前人造羽毛球在技术成熟度上尚不能完全媲美天然羽毛球,这与新能源汽车早期面临的市场接受度问题类似。但从长远看,人造羽毛球展现出了很大发展空间,随着产业模式的不断成熟,人造羽毛球有望凭借耐用性和成本优势,在羽毛球运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会有越来越多的羽毛球爱好者和专业球员选择使用人造羽毛球。(记者 刘 元)


  转自:消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