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新增贷款13.27万亿元 金融支持实体力度依然稳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7-17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7月12日发布的最新数据,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27万亿元,为历史同期较高水平;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45万亿元;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5.02万亿元,同比增长6.2%。


  业内人士认为,上半年信贷和社融增长平稳,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尤其是信贷结构改善,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加大。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管理部门正逐步淡化对金融总量指标的关注,更加注重信贷质效与高质量发展相适配,并着力盘活存量资源。


  金融支持实体力度依然稳固


  从新增信贷规模看,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13万亿元,同比少增9200亿元,环比季节性多增1.18万亿元,总量保持平稳。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在“挤水分、防空转”的影响持续、政策淡化“规模情结”和引导信贷平滑,以及经济轻型化下信贷需求减少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6月信贷投放强度向历史同期均值水平回归。当前信贷均衡投放的效果初步显现,为年内贷款增长留有后劲,也更有效匹配实体经济主体的用款需求。


  从货币供应量看,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5.02万亿元,同比增长6.2%。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本月M2余额比上月末增加超过3万亿元,增速有所回落。但如果剔除特殊年份的基数因素影响,M2增速仍然不低。


  “从总量看,我国的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余额已经分别突破了390万亿元、300万亿元,金融总量处于高位、结构不断优化,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依然稳固,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融资需求得到较好满足。”董希淼说。


  值得注意的是,新增贷款不能反映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全貌,存量贷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支持实体经济的效果看,贷款到期收回后可以腾挪新的额度投向其他高效领域;转让和核销的不良贷款也没有消失,仍然在实体经济中发挥作用。盘活存量贷款虽然不会体现为贷款增量,但通过“有减有增”同样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信贷结构改善 重点领域加大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大,信贷结构不断改善。


  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8.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6.5%;“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5.2%;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6.9%。这些贷款的增速都高于同期全部贷款的增速。“当前,在新经济和外需拉动下,制造业投资景气度较高,科创、绿色、制造业等‘五篇大文章’相关领域对信贷增长形成较好支撑。”温彬说。


  与此同时,房地产金融政策包效果不断显现,尤其是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工具加快投放。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截至二季度末金融机构已经发放了近250亿元租赁住房贷款,人民银行已审核发放再贷款资金超过120亿元。新工具依然采用“先贷后借,按季操作”的模式,即金融机构先发放贷款,下一季度再向央行申请再贷款资金,会有一个季度的时间差,目前看后续贷款投放有望进一步加快。


  对金融总量指标关注将逐步淡化


  实际上我国正处于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期,未来人民银行也将继续优化货币政策中间变量,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


  在前不久举办的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对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进有深入论述。潘功胜表示,“未来还可以继续优化货币政策中间变量,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当货币信贷增长已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时,如果把关注的重点仍放在数量的增长上甚至存在‘规模情结’,显然有悖经济运行规律。需要把金融总量更多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金融总量指标与实体经济活动的相关性正在减弱。有市场研究表明,2015年前,我国M1与工业增加值增速的同期相关系数接近50%,但2015年后降至15%。随着近年来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等金融总量的持续高增长,金融总量增长对GDP的边际带动效应趋于下降。简单观察金融总量增速,已经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成效。


  温彬也认为,从更长时间看,因信用扩张已由供给侧约束转为需求侧约束,下阶段货币调控手段将从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转变。金融管理部门正逐步淡化对金融总量指标的关注,更多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引导降低对于信贷、社融的月度增量、年度累计增量等指标的关注,更加注重信贷质效与高质量发展相适配、融资结构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相适配。金融机构需积极谋变,挖潜有效需求,围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支持,提供对新动能领域的助力,着力盘活存量资源、提升资金运行效率、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推动信用扩张模式从“高增速”向“高质量”转变。(记者 张莫)


  转自:经济参考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