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碧波荡漾的锦江上泛舟欣赏成都市区夜间美景,搭乘“夜游三江”游船观赏光影变幻下的乐山大佛……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四川各地夜游产品引爆了旅游市场。近年来,四川大力发展夜游经济,推出多元夜游产品,丰富夜游业态,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的同时,激发了旅游消费潜力,有效加速了行业的复苏发展。
精心布局夜游产品出彩
在光影交织中漫步凌云山道,在嘉州的夜景中感受时光与历史对话,在夜幕下不断变幻的场景中寻回记忆中的乡愁……这是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不少来四川省乐山市的游客的新选择。
千年雄关为屏,百丈悬崖为幕,2400年历史当歌,999米峡谷为径……位于广元市剑阁县的剑门关景区9月推出全国首个实景崖壁灯光演艺秀《剑门长歌》。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这一夜游新项目备受游客追捧。
眉山市的远景楼、湿地公园、穿越城等景点最近每到夜晚都灯火通明、游人如织。一系列接地气、有活力的夜游、夜购、夜娱、夜食项目让游客乐在其中。“这样的旅行体验太赞了!”游客吴先生表示,以后有时间一定会“故地夜游”。
太古里、九眼桥、兰桂坊……坐拥丰富夜游项目的成都,每到假日的夜晚都人气爆棚。随着“夜游锦江”以及春熙路文创市集、纯阳市集等一批新的夜游项目涌现,游客夜间出游的选择更多了,成都逐渐成为不折不扣的“不夜城”。
此外,自贡市的“夜游釜溪”项目、南充市的“夜游嘉陵江”项目、光雾山景区的《梦境光雾山》项目、巴山大峡谷景区的《梦回巴国》项目等一大批别具特色的夜游产品也日趋成熟起来,形成“夜游四川”立体、丰富的格局,为广大游客带来新鲜别样的夜游体验。
游客青睐消费活力提升
峨眉山市的旅游演艺项目《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剧场入口处人气满满、一票难求。该剧场由“云之上”情境体验剧场、“云之下”实景村落剧场和“云之中”园林剧场三部分组成。“游客们非常喜欢该项目新颖的观赏方式和风格,双节期间每天增加一场还不够。”剧场工作人员介绍。据统计,10月1日至8日,该剧场接待游客约8000人次,实现收入190万元。
在成都“夜游锦江”的东门码头区域,成都锦江绿道集团公司联合20多家商铺共同打造了文创市集,集纳了蜀锦蜀绣、笔墨纸砚、发簪首饰、纸雕、皮影等国潮元素。
“文创集市、展会、特色剧场、传统夜市等消费场景,构成了业态多元、供给丰富的夜间文旅市场,让游客在游览之余更好地体验文旅消费的乐趣。”成都锦江绿道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丰富的夜游新场景也为不少商家提供了商机。成都三圣街夜市摊主秦峰说,因为自己的摊位距离太古里、春熙路、九眼桥等“网红打卡点”都不远,晚上光顾的游客很多,生意也出奇的好。
依托灯光演艺秀《剑门长歌》,剑门关景区推出了剑门夜市。游客白天看非遗展演、爬雄关、赏古柏;晚上在景区南门逛夜市、观看《剑门长歌》。“白+黑”旅游项目让广大游客大呼过瘾。精心设计的夜游产品不仅带动剑阁县过夜游客人数大幅增长,更使得当地餐饮住宿等旅游业态营收增加。
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依托亚丁天街高品质夜间经济特色街区,推出多项夜间娱乐节目、夜品美食活动,将“过路客”变成“过夜客”,拉动了当地消费增长。
深入探索体验提质升级
近年来,四川省内各地都不约而同地在丰富夜间旅游产品方面积极尝试和探索,不断推出新的夜游产品。
随着乐山大佛景区在2017年国庆之夜推出“夜游凌云山”“夜游三江”项目,游客解锁了“夜游乐山”的新玩法,除了观美景、品美味之外,还可体验别样夜色,进一步激发了当地消费活力。随后,尝到“甜头”的乐山加大对夜游产品的布局力度,重金打造的《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创新改造的上中顺特色街区等一批夜间旅游项目相继问世。
“文旅融合为打造丰富的夜游产品提供了更多可能。”乐山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利用声光电科技在上中顺特色街区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项目《遇见乐山》,让广大游客在老街里找到新乐趣。
夜游也成为成都市青羊区推动旅游业创新发展的发力点。该区不断挖掘老品牌的新内涵,打造夜市、夜食、夜展、夜娱、夜游、夜秀、夜宿七大夜间品牌。奎星楼、优品天地等成为游客打卡“夜成都”的必选项目,“夜游草堂”系列活动也让游客眼前一亮。
记者近期还了解到,成都市大邑县开展“不一样的花火·安仁的夜”大型直播秀活动,通过直播带领网友全方位感受安仁古镇的魅力;彭州市通济花海景区的“焰火奇妙夜·梦幻嘉年华”活动,把夜色中的花海变成欢乐的海洋……
就在不久前,成都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同意〈成都港总体规划〉的批复》提到,作为成都港核心港区的锦江港区将主要发展旅游客运。这意味着未来“夜游锦江”项目有了更多扩展延伸的可能。
随着四川各地对夜游市场的探索和布局力度不断加大,不远的将来,广大游客将体验到更具特色和魅力的“四川之夜”。(陈俊成 白骅)
转自:中国旅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