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中国经济数据19日出炉。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增速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7%。
当天,中国新闻社国是直通车举行“国是论坛——2020年第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多位专家在参加会议时指出,中国经济在三季度实现累计增速转正,同时多项数据年内首次由负转正,显示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四季度或将延续良好复苏态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认为,从三季度经济数据来看,生产端恢复最为明显,工业增加值三季度继续保持较快的回升态势,表现超市场预期,原因在于全国之前发生的零星疫情基本上都得到很好控制,对于工业生产的掣肘因素进一步减少,同时制造业PMI连续数月保持在荣枯线之上,房地产相关行业的开工率也都在不断提高。预计,四季度中国经济仍会延续良好复苏态势。四季度单季增速可能会实现5%以上。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副院长白景明表示,宏观经济表现与财政政策是有关联的,今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有三个特点:减税降费强度增强,财政赤字规模增幅较大,财政政策穿透力强。
白景明指出,政府投资具有乘数效应,财政支出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刺激居民消费、改善营商环境,都在支撑中国经济增长。中国减税降费不仅强度高、规模大、涉及面广,并且是多环节减税降费。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外贸成果丰硕。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分析,前三季度中国一般贸易比重上升,“宅经济”增速较快,贸易新模式新业态也较为活跃。中国同主要的贸易伙伴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也获得较快增长。此外,PMI统计的新出口订单指数,9月份达到了50.8%,这是今年以来第一次转正,不仅说明外贸实际业务积极向好,也进一步提振了中国外贸的信心。
“中国特有的全产业链优势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白明强调,据联合国相关机构统计,在工业门类上,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的全产业链优势不仅帮助中国有效地应对了疫情,还为中国外贸提供了新业务。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认为,中国经济运行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期,面对越来越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货币政策应当坚持稳健取向不变,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同时完善跨周期设计和调节,维护正常货币政策空间,平衡好内外部均衡,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三季度消费增长0.9%,季度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美团副总裁兼美团研究院院长来有为表示,相比于实物消费,服务消费复苏较为缓慢,多个细分行业还未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但依旧保持回暖态势。国内电影院、景区、展会等消费场景逐步恢复,“七夕”单日票房超过5亿元人民币,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在促消费政策刺激下,预计四季度居民消费信心将进一步恢复,消费市场继续回升,餐饮、住宿等服务类消费同比增长率有望在四季度由负转正。”来有为判断。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目前,全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已完成99.8%。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表示,下一步,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确保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完善有关就业政策体系,加强对部分困难行业的支持,督促政策落地。
转自:中国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