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以下简称“协作区”)推进会近日在浙江衢州召开。这是继今年上半年浙皖闽赣四省文化和旅游厅签署《关于加快推进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建设合作协议》后,召开的首次联席会议。会上,四省共同发出《衢州倡议》,并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内,四省推进协作区建设的目标方向和主要任务,为其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生态旅游协作区和世界旅游目的地集群迈下了坚实一步。
找准生态路径 四省协同推进
浙皖闽赣四省自古以来便渊源颇深。地缘相近、山水相依的地理优势,加之优良的生态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成为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旅游经济发展条件最优越的区域之一,这些因素为创建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和比较优势。
2014年11月,为探寻区域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绿色发展新路子,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四省政府共同发起申请,建议设立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今年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四省人大代表又联名提出建议,按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协作区建设。
“协作区涵盖范围广,综合效益突出,典型示范意义较强。因此,不论是从区域协调发展,还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抑或是生态安全保障来看,协作区的创建都具有重要意义。”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委书记徐文光认为。
今年上半年,协作区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加快推进工作座谈会在义乌举办。会上,浙皖闽赣四省共同讨论完善了《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研究了今后一段时期四省合作的建议和对策,进一步将协作区创建工作落实到位。
“无论是浙江,还是另外三省,对于协作区的建设都是不遗余力,这对于实现错位发展、互利共赢,共同促进生态经济转型升级,构筑国家东中部生态屏障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实践国家生态文明战略,构建国家旅游业发展大格局,打造世界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也有着重要意义。”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褚子育表示。
强化机制抓手 产业联动发展
首次联席会明确建立了三项机制,即四省厅级协调机制、市级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协作区联席会议联络工作机制。三项机制确保了协作区常态化、经常性沟通联络,保障了各省能够合力解决协作区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协作区是一个跨区域共享平台,在实践操作中,抓手是协作,愿景是共享。成熟的机制能够让我们进一步共享优越的生态资源、成熟广阔的市场、充裕的人财物流、先进的技术和信息,有助于形成可供全国推广的旅游导向跨区域协作共享示范样板。”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首次联席会上,创新机制所带来的成效很快显现出来。四省联合发布了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生态休闲旅游等多条跨省文化旅游精品主题线路,后期经过旅行社的包装和策划,线路将推向市场。除此之外,还达成了客源输送、文化旅游市场一体化执法等多项合作,拉开了资源联通、建设统一旅游目的地的序曲。
“以建立有效协作会商机制为核心,坚持各项工作统筹规划、逐步推进,将有力推动四省生态旅游全面协作发展。”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有效机制保障下,协作区各项工作进一步推进和落实,东部发达地区内相对落后的山区有望通过生态旅游发展,成为我国跨区域生态保护、绿色可持续经济发展和山区脱贫减贫的协作模式范例,共享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成果。
探索融合创新 打造世界级目的地
协作区建设是一项持续性系统工程,接下来,四省将根据共同发出的《衢州倡议》内容,以推动国际级旅游目的地建设、推进一体化公共服务提升、打造主题性旅游精品线路、开拓多层级客源市场、促进协同发展改革创新、构建议事合作交流机制为手段,提升协作区战略地位。
衢州市作为浙皖闽赣四省边际中心,长三角、泛珠三角和海西三大经济区交汇的重要节点,近年来始终将协作区先行区建设作为推进整区域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来推进。衢州市委、市政府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制定旅游产业发展路径,不仅积极打造生态运动休闲、传统文化体验、诗画江南乡村度假等一系列产品,还深度贯连交通网,旨在将衢州打造为四省边际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形成以衢州市为中心、3小时交通圈的休闲旅游区。
“衢州区位交通优越,是协作区的战略门户;旅游资源丰富,是理想的休闲生态度假地;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城乡环境优势明显;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投资能力强,这些都为我们争取成为协作区的先行示范区提供了优势和便利。”徐文光表示,将协作区秘书处设在衢州,更加坚定了衢州大力创建浙江乃至长三角“大花园”,率先实现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引领协作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据了解,接下来,协作区将以绿色发展、一体发展、市场推动、文旅融合、共建共享为主要原则,力争通过3至5年时间,建设成为以“绿色发展、生态可持续、省际协作、兴业富民”为主要特征,生态环境质量优良、旅游形象鲜明、空间布局科学合理、资源开发有序的世界级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陶李)
转自:中国旅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