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不仅顺应时代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国家进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践
近日,全球博物馆馆长论坛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出席论坛的代表围绕“智慧博物馆建设”“展览的多样性呈现”等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随着该论坛的成功举办,我国近年来出现的“博物馆热”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
据媒体报道,最近3年,我国博物馆每年参观人次增量都在1亿左右,2018年博物馆参观人次达到10.08亿。“博物馆热”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旺盛的需求,到博物馆参观、学习和体验已经成为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的一部分,许多旅游者把游览参观当地博物馆作为出游的必备项目。特别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博物馆发展高度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加强博物馆建设,使博物馆展览水平、硬件设施和服务意识不断提升,博物馆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当前国家大力倡导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博物馆成为中小学师生的第二课堂,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博物馆,了解历史、学习文化、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过去,由于国家和地方财政对博物馆事业的支持能力有限,我国的博物馆大多采取收费制度以填补财政缺口。2008年,博物馆、纪念馆实行免费开放,目前全国近九成博物馆实现了免费开放,参观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以博物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机构向社会免费开放,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领域影响最大的惠民政策之一,对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新时代中国博物馆事业全面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根据中宣部等部门的要求,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博物馆作为社会公益事业,其目的是服务大众、教育大众,要尽可能多地吸引广大人民群众进入博物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政府有能力、有责任让更多公众享用公共文化资源。博物馆是重要的公共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公益性特征。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充分彰显了这种公益性,从制度上保证了社会各阶层民众都能享受社会文化发展的成果。
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不仅顺应时代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国家进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践,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博物馆免费开放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帮助。免费开放政策在各博物馆具体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因此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首先,博物馆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各地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博物馆的财政支持,确保博物馆免费开放有资金上的保证。同时要鼓励社会各界捐赠藏品,捐资助建。其次,免费开放可能造成观众人数增加,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因此,要测算博物馆的最大容量,控制好人流量,特别是控制好节假日的参观人数,这就需要广大参观者的理解和支持。再次,参观人数过多会对文物保护造成压力,博物馆要积极应对,一方面有效控制同一时间段场馆内人流数量,另一方面要利用科技手段,提高馆内设施设备的承载能力。最后,通过宣传教育和有效管理,引导观众爱护文物,文明观展。
博物馆要创新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快速发展,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在各级政府备案的博物馆达到5136家,平均每年新增博物馆180家左右。博物馆需要创新发展迎合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文化和旅游的消费新需求。首先,博物馆功能要多元发展,从单一的“参观”到多元的“体验”,从文化的“展示”到文化的“消费”,从传统理念的“高冷”到现代发展的“亲民”。博物馆要放下架子,主动营销。中央电视台与故宫博物院等九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合作,联袂制作的《国家宝藏》就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传播。其次,博物馆展览要高品质发展。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受教育的机会增加,人们对高品质审美活动的需求越来越旺盛,高品质文化与时尚文化紧密结合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博物馆要在展览水平、展陈内容、多媒体运用、参观者互动体验等方面进行创新。如故宫博物院大胆探索文创产品,从“故宫商店”到“故宫文化创意馆”,故宫积极主动开展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和文创产品的营销,2017年,文创产品已经突破了1万种,文创产品年收入达15亿元。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重要桥梁。期盼博物馆与参观者一起共同成长,成为人民群众文化和旅游的新天地。(王昆欣)
转自:中国旅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