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世界杯将于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举行,32支球队将角逐大力神杯。世界杯既是足球也是生意,击败球场上的对手靠双脚,但击败市场上的对手就要靠头脑,相关利益群体早已摩拳擦掌。
经济账
世界杯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盈利体系,大到转播费、赞助费,小到一瓶啤酒和一个吉祥物,都成为“世界杯经济”的助力者。
事实上,往届世界杯对主办国的经济拉动作用曾被反复提及,东道主俄罗斯将检验世界杯效应能否为其经济增长增添新活力。据海外媒体报道,俄罗斯副总理阿尔卡季·德沃科维奇曾表示,世界杯足球赛的准备工作在过去5年中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了140亿美元的贡献,约占该国GDP的1%。从筹备世界杯以来,俄罗斯已创造大约22万个就业岗位。未来5年,俄罗斯还可以再创造16万至24万个工作岗位。俄罗斯联邦旅游局局长奥列格·萨福诺夫指出,世界杯期间的游客数量大幅增加将刺激俄罗斯旅游业的发展,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俄经济增长,球迷在俄消费额预计达1410亿卢布(约合144亿元人民币)。
有分析人士预计,世界杯期间各国球迷给俄罗斯经济带来的收入,在4月到9月给俄罗斯GDP带来0.2%的增长。其中,酒店、餐馆和纪念品商店将是最大受益方。
受益于中俄距离近、免签政策方便等因素,中国游客赴俄观看世界杯热情高涨。证券时报记者尝试在携程等国内旅游网站上预定世界杯期间莫斯科的酒店,发现大部分的酒店房源早已被预订完。据携程酒店大学数据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莫斯科成为了俄罗斯世界杯期间最热门的城市,场馆周边的酒店已经基本被预定完,而酒店价格最高甚至上涨了200%。
世界杯的旗帜、吉祥物和纪念品来自“中国制造”。这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除此之外,足球、球衣等世界杯周边产品在电商平台的成交增长飞快。有淘宝店家对记者表示,从5月起相关产品的销量已经翻倍增长。
但不要忘记,俄罗斯由于经济疲软以及因乌克兰问题而遭受西方国家联合制裁等原因,其基础设施、场馆建设进度远远落后于国际足联预定的要求,而且建设预算比此前的巴西世界杯还要高出数成。
广告账
有海外机构预测,本届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国际足联的收入将超过80亿美元。其中,电视转播权收入27亿美元,厂商赞助收入20亿美元左右。
据悉,国际足联的世界杯赞助商主要分为三级赞助体系。金额方面,以2014世界杯为例,第一级赞助商共有6家,共向国际足联提供高达7.3亿美元的赞助费,即每家至少贡献1.2亿美元;第二等级的赞助商平均每家缴纳7000万美元左右;第三等级的赞助商缴纳的赞助费在千万美元以上。
世界杯期间各大视频网站的广告收入也有望迎来攀升,今年各大视频网站围绕分销权的竞争格外激烈。近日,优酷宣布成为2018世界杯央视指定新媒体官方合作伙伴,拿到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包括赛事直播、视频点播、赛场花絮等权益。而在国外,华尔街投行MKM Partners表示,世界杯赛事将让推特公司的营收大增,互联网广告市场仍十分强劲。
的确,世界杯向来是最“吸金”的体育赛事。尼尔森发布的数据显示,约有73%的人愿意支持世界杯的赞助品牌;60%的人认为赞助世界杯的品牌具有影响力;55%的人更愿意购买赞助世界杯的产品。因此,世界杯不仅仅是全世界足球迷的狂欢,更是各大品牌主激烈争夺的“战场”。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Zenith发布的最新数据,2018年世界杯期间各国企业投入的广告费用总计达24亿美元(约合154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企业在本届世界杯期间的广告支出最多,达到8.35亿美元(约合53.5亿元人民币),是美国4亿美元的两倍,更远高于东道主俄罗斯的6400万美元。有观点认为,尽管中国队不参赛,但对中国品牌来说,2018世界杯就是一件盛事。
股市账
正是由于在赛季期间很多品牌都借由高曝光率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海外投资资讯网站Insider Monkey建议投资者不应该只投资在世界杯期间产品销量高的公司,也应该关注哪些公司能通过世界杯产生深远的影响。
不过,这四年一次的盛会不仅对足球迷而言值得屏息以待,它似乎也给海外金融市场打下了一支镇定剂。在经历了5月的市场动荡之后,6月以来的市场明显重归平静。彭博的一项分析显示,过去五届世界杯中,其中四届在举行的时候市场波动性确有下降。尤其当赛事在欧洲举行时,市场波动性下降尤为明显,因为比赛通常在繁忙的交易时段举行。这是因为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足以引起交易员的注意,令他们的目光转向金融市场之外。
此外,近几届的世界杯来看,除了韩日世界杯时日本股市和饱受债务摧残的巴西,世界杯当年和前一年各主办国股市走势均呈现上行趋势。
有这么一个有趣的研究,欧洲央行对15个国际证券交易所的研究显示,在2010年世界杯期间,当国家队出场时交易量下降45%;当比赛进球时,交易量下降5%。简单来说,比赛都开始了,交易什么的一会再说吧。
恰巧的是,本周美联储的议息时间刚好与世界杯“重合”,不出意外的话美联储或将再次宣布加息,在世界杯开赛的双重因素影响下,金融市场又将怎么走?(吴家明)
转自:中新经纬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