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门要积极融入规划实施的各项工作部署之中,及时谋划文化与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的准备、协调和对接,并适时将这些需求与总规相对接,使文化和旅游发展在新区规划建设中有安排、有体现、有作为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了《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全文同时向社会公布,世界目光再次聚焦雄安。《规划纲要》提出,通过科学规划和建设,使雄安形成中华风范、淀泊风光、创新风尚的城市风貌,这三个目标赋予了旅游业在雄安新区发展中的新使命。
首先,要对接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促使雄安新区旅游发展在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最重要的定位和目的就是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为此,谋划雄安新区旅游发展,必须始终不忘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初心。雄安新区旅游发展,除了全面提升和完善自身的旅游产品,还要有机融入京津冀区域内长城、大运河等世界遗产级旅游产品体系,为促进京津冀迈向国际旅游目的地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通过逐步完善环京津的立体交通网络建设,雄安将形成具有分流作用的新的区域旅游集散地。随着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逐步形成规模,城市旅游服务设施逐步完善,特别是逐步具备相对完整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雄安新区不仅会成为京津冀区域新兴的旅游目的地,成为京津冀旅游经济体系的新引擎、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还有望成为重要的区域旅游集散中心,成为游客进出京津冀区域的重要选择,有效分担北京作为区域内核心旅游口岸的客流压力,为疏解北京过于饱和的客流、推动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发挥实质性作用。
其次,要按照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把雄安新区打造成优质旅游示范区。《规划纲要》提出要创造“雄安质量”,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今年全国两会提出,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升级。今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我国向优质旅游发展新时代迈进的宏伟目标。为此,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总体要求,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旅游发展的普遍选择,着力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打造优美生态环境,精心谋划和建设新区的旅游设施和产品,完善旅游市场管理,以向国内外游客提供一流旅游产品,展示雄安新区的优质旅游发展成效,实现以“雄安质量”引领全国优质发展的目标。
再次,要依托雄安新区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把新区当作一个大景区进行规划和建设,使雄安新区成为新兴城市全域旅游发展的示范区。雄安新区具有天然的水城共融的城市空间格局,按照规划,白洋淀将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保护,使淀区面积恢复到360平方公里左右,恢复“华北之肾”的功能,远期规划建设成为白洋淀国家公园,全面保护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新城规划的五个城市组团将由绿廊、水系和湿地隔离,营造湿地与城市和谐共融的特色景观;雄安新区蓝绿空间占比将达到70%(其中森林40%、水体30%),形成“华北水乡,城绿交融”的美丽画卷,呈现城景一体化的格局,这为探索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在新兴城市中深入实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总体部署,将雄安新区从全域旅游发展的角度加以规划和建设,是旅游发展全面融入雄安新区整体发展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最后,要按照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示范区。《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留中华文化基因,彰显地区文化特色。一是保护和利用好雄安新区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南阳遗址、宋辽边关地道、燕南长城遗址和以雁翎队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等。二是在新城建设中始终秉承中华营城理念,构建布局规制对称、街坊尺度宜人的城市格局,基于水文地貌和历史文化,恢复历史上的大溵古淀,塑造以大溵古淀为核心的生态苑囿,进一步强化水城交融的城市个性和灵魂;三是按照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要求,引入京津优质文化、旅游等资源,建设优质共享的文化、旅游事业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供给体系。以上都为探索文化事业与旅游事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全国各地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在一个新兴城市,特别是在国家机构改革后形成文化和旅游一体化发展新机制下,如何促进二者融合,雄安新区有条件、有潜力成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发展的实验区,为更大范围的探索提供有益的经验。
随着《规划纲要》的发布,举世瞩目、古今交融的新区发展蓝图已经绘就,接下来将以《规划纲要》为统领、以专项规划为支撑,逐步形成多规合一的“1+N”规划和实施体系。文化和旅游部门要积极融入规划实施的各项工作部署之中,及时谋划文化与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的准备、协调和对接,并适时将这些需求与总规相对接,使文化和旅游发展在新区规划建设中有安排、有体现、有作为。(特约评论员 窦群)
转自:中国旅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