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五年获得最高等级评价 中国移动定点帮扶考核稳居央企前列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7-13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通报了2022年度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考核评价情况,中国移动在全部中央企业中位居第二。这是自2018年正式考核以来,中国移动连续五年获得最高等级评价“好”,并连续四年在中央企业中位居前三。


  近年来,中国移动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主力军作用,全面推进“数智乡村振兴计划”,高质量完成2022年各项帮扶任务,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积极成效,成为全球唯一入选“国际最佳减贫案例”的基础通信运营企业、全国唯一荣获信息社会世界峰会最高项目奖的企业。


  完善工作体系 数智乡村振兴计划走深走实


  制定工作计划、召开工作会议、印发考核办法、通报工作进展……一直以来,中国移动始终将助力乡村振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着力构建了“党建引领、横向协同、上下联动、结对帮扶、内外合作、点面结合”的工作体系,做好全集团乡村振兴工作的统筹协同,发挥最大合力。深化协同联动,完善“统筹计划、分解落实、督办通报、考核问责”的横向协同机制,健全“集团统筹、省公司主管、市州公司与帮扶干部同抓落实”的纵向管理模式,形成齐抓共管、高效落实的工作格局。汇聚内外合力,2022年引进合作伙伴无偿帮扶资金2000余万元,携手全球通客户向农村学校捐赠近600万元物资,发动党员团员资助困难学生6000余名。


  一花引来百花开,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移动充分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积极抓好示范推广,助力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黑龙江桦南县开展国家级试点示范创建,建设数智乡村达标村29万个。


  深化对口帮扶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扩大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中国移动通过创新打造西藏产业工人实训基地(浙江)等方式和积极开展脱贫群众技能培训、开展智志帮扶的具体举措,从把先进课程“送进去”到把牧民群众“请出来”,培训效果提升明显。


  聚焦中央安排的8个帮扶县、地方政府安排的1434个帮扶点,中国移动认真落实各项帮扶任务,保持帮扶体系、措施、力度总体稳定,持续开展资金、人才、产业、民生、消费、智志、党团等帮扶。


  2022年,中国移动无偿捐赠帮扶资金3.5亿元,累计捐赠超25亿元;累计派出5700余名干部全职帮扶,目前仍有2400余人奋战在帮扶第一线;参加国资委“兴农周”“新春行动”等活动,消费帮扶金额达4.7亿元;帮助4.9万户农民实施厕所改造,为552个村庄整治村容村貌,为新疆349个易地搬迁点提供宽带网络;“蓝色梦想项目”捐建多媒体教室4300余间,培训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校长近13万人;爱“心”行动为6.3万余名先心病患儿提供无偿筛查检查,免费救治7400余名儿童;培训基层干部群众9万人次,助力转移就业6500余人;面向新疆、西藏、青海高校毕业生开展专场招聘,招录三地户籍毕业生400余人。


  强化注智赋能 乡村振兴成效稳步提升


  作为数字乡村建设主力军,中国移动深入实施乡村新基建、产业、治理、教育、医疗、文化和金融等数智化工程,不断创新完善“三农”信息服务,筑牢乡村全面振兴数字底座,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智赋能。2022年,全面完成第七批电信普遍服务建设任务,向脱贫地区投入170亿元网络建设专项资金、累计投入超过2000亿元,基本实现5G网络乡镇连续覆盖和部分发达农村良好覆盖,乡村家庭宽带管线覆盖超2.5亿户,资费帮扶套餐惠及1700余万人、让利80余亿元,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助力产业振兴,打造5G智慧农业项目超660个,其中在河南应用5G等技术赋能高标准农田,每亩增收180斤,年节水50万吨。


  助力人才振兴,为2000余所农村中小学部署信息化系统,为超390万户农村家庭提供在线教育服务。为四川古蔺县300所中小学、15万余名师生提供远程教学等服务,打造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样板。


  助力文化振兴,为超6000万户农村家庭提供宽带电视点播业务,丰富农民精神生活。连续四年承办由中宣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开展的“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线上活动”,吸引2500多个县(区市)的近700万农民参与活动。


  助力生态振兴,打造数字乡村综合解决方案,为35万个行政村提供河道、秸秆焚烧等自动化监控服务。在河北打造农村厕所管护信息化平台,利用物联网、视频识别等技术提升厕所管理和服务水平,打造实时监控中转站等设施2700余个,服务全省34个区县的1300余万农民。


  助力组织振兴,打造“星火党建”平台,服务3万多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广东、海南等地推广防返贫监测大数据平台,对78万名脱贫户、1340万名一般户实施精准监测。(宜欣)


  转自:人民邮电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