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4、5月份的增速放缓后,6月金融数据回升明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05万亿元,同比多增2296亿元。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22万亿元,比上月多2.6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9859亿元。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0.1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表示,总体而言,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和新增人民币贷款在5月份触底之后,呈现季节性回升的态势。随着支持经济企稳回升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市场信心和预期将进一步回暖,融资需求将继续恢复。
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05万亿元,高基数基础上仍同比多增2296亿元,环比大幅多增1.69万亿元。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6月新增信贷显著回升,创历史同期新高,企业与住户贷款均大幅放量,票据融资同比减少,信贷结构明显优化。“4至5月信贷投放节奏有所放缓,但6月以来,逆周期调节政策加力,央行降息落地刺激投资和生产需求,在季末信贷冲量和政策继续引导支持制造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作用下,企业贷款仍有支撑,企业中长期贷款依然为新增信贷的重要拉动力量。”温彬说。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认为,进入二季度以来,实体经济资金需求“高歌猛进”的情况有所减弱,但在消费需求转暖带动下,居民信贷表现相对较好,而企业中长期信贷保持持续多增意味着经营主体对经济预期整体仍然保持乐观。
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22万亿元,超出市场普遍预期。另外,2023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1.55万亿元,同比多增4754亿元。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总监庞溟表示,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稳中有升,是6月份支撑社融增量、对冲政府债券净融资回落的重要驱动力,也是今年以来信贷增长总量稳、结构优的明确体现。
展望未来,庞溟表示,预计下半年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继续强调精准有力,充分释放出加强逆周期调节、前瞻性指引和预期管理的政策信号,继续推动实际贷款利率、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他认为,货币数量和社会融资总量的增长还有适度宽松的空间,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率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还有加力服务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应继续实施降准降息,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尤其是5年期以上LPR适度下行,减轻居民住房消费负担。同时,加快采取综合措施,稳住和扩大居民汽车、家居等大宗消费。(记者 张莫)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