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川陕革命老区,7个县区中有3个国定贫困县、4个省定贫困县,是四川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元市分公司(以下简称“国寿广元公司”)坚定落实各级党政和上级公司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以国有企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奋战在脱贫攻坚最前沿,积极创新保险扶贫产品,加大政策资源倾斜力度,做好驻村帮扶,举全司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守保险初心 构筑民生保障防护网
2008年,农村小额保险试点方案出台后,国寿广元公司积极参与试点工作。3年间,累计赔付率达200%,共计亏损300万元。参与试点的同业公司在2009年先后退出试点。国寿广元公司独家承担起了这项惠及广元千家万户的试点重任,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保障。
2011年5月21日,由国务院扶贫办和中国人寿总部联合发起的扶贫小额保险在旺苍县大地村拉开序幕,国寿广元公司全面承担起这项惠农保险业务的试点工作。此次试点取得良好成绩,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北京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派出专家教授深入广元进行调查研究,并将广元经验写入哈佛教案,联合国国际扶贫中心组织18个国家实地参观交流,向全球推广,中央电视台对广元经验持续关注,《人民日报》刊发报道广元经验。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这样的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和扶贫小额保险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寿广元公司立足试点经验,积极探索扶贫保险创新模式,坚持发挥保险保障功能助力精准扶贫,扩大做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老龄保险、计生家庭综合保险等政策性商业保险。公司每年政保类保险参保超过40万户,覆盖人口200余万,是除国家基本医保之外涉及面广泛的商业保险业务,每年支付政保类业务赔款3500余万元,惠及10万户家庭,有效地避免了因病、因灾、因意外致贫返贫的问题,用保险实现了脱贫路上少风险、致富路上多保障的脱贫致富的目的。
化责任为担当 高质量完成定点帮扶工作
除了发挥保险扶贫的特色优势外,按照当地党委、政府安排部署,国寿广元公司立足帮扶点实际,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点面结合,以本部直接对口帮扶的旺苍县古柏村为样本,倾力扶贫、率先垂范,强化县支公司及广大干部员工的责任担当,全力助推帮扶的11个贫困村,478户贫困户,1513名贫困人口脱贫奔小康。当地的贫困户将中国人寿视为“相知多年,值得托付”的“靠山”,将国寿人当成了自己身边最信任、最依赖的“亲人”。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改变村庄面貌
“群众办事更方便了,我们工作更有劲头!”古柏村村支书李明宗说。2017年,古柏村委修建了新办公楼,但办公室内没有椅子,办事群众只好站着排队等待,大家一天到晚忙着农活,到了村委会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特别让人心疼。得知村委会情况后,公司主动协调资金8万元,为村委会添置了桌椅、空调、电脑、LED显示屏等办公设备,并捐赠了100余册图书。
古柏村位于旺苍县北部大山深处,山峦叠嶂,沟壑纵横,饮水困难是当地群众心中长久的痛。喝了几十年“望天水”的村民李正海深知“滴水贵如油”的含义,一家人共用一盆水洗脸,洗完脸的水又用来喂牲畜。特别是冬春季节,水源枯竭,把水桶放在水井一天也滴不满一瓢水。对于村民饮水困难问题,国寿广元公司党委一班人心急如焚。2015年,公司党委多次深入山村,寻找水源,并协调捐赠专项扶贫资金10万元用于修建饮水站。2017年,贫困群众翘首以盼的饮水站建成。该饮水站的蓄水量达500立方米,辐射全村10个社,保障了农户基本的生活用水。清澈明亮的饮用水哗啦啦地流进了帮扶群众的水缸里,也流进了古柏村民的心坎里,滋润着古柏群众的好日子。
创新扶助形式 建立健全“造血”体系
在为古柏村“输血”的同时,国寿广元公司还协助该村形成良好的“造血”循环体系。2016年,公司与政府部门一起,积极探索农户、集体和企业“三赢”利益联结机制。由贫困户和村委牵头成立众富养殖、诚信养殖两个养殖专业合作社,由村委牵头成立猕猴桃种植合作社。养殖社现存栏酵香鸡3000余只、肉牛和黄羊各50余头,2020年已出栏酵香鸡4000余只、肉牛20头、黄羊10头,收入近50万元;猕猴桃专业合作社采用以色列进口园区滴灌系统,现规模达到300亩,2020年挂果200亩,产量10余吨,收入20万元。
助力发展产业 群众脱贫有“靠山”
“有了中国人寿的帮扶,脱贫致富的路上我信心十足。”古柏村贫困户李长江动情地说。古柏村有精准识别贫困户66户、224人,涉及全村10个社。公司结合贫困户家庭特点和发展意愿,有针对性地提供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经过几年努力,李长江一家2017年摘掉贫困户“帽子”。2020年,他家新养殖了30只鸡,种植了5亩猕猴桃,收入增加3.5万元。
作为一家央企驻广单位,国寿广元公司切实发挥着保障服务民生的职能使命,积极肩负着扶危济困的责任担当,汇聚力量决胜脱贫攻坚。下一步,公司将扎实有序地持续开展扶贫巩固工作,确保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场上,不遗余力,不负重望。
转自:广元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