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了关于积极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感的提案,该话题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带到两会上了。可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谈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其实包括很多内容,如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和劳动保障、慈善事业等多个方面。然而如今,有很多人甚至包括企业,仅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做慈善划等号,好像做了慈善,就是履行社会责任。殊不知,这样偏颇的理解只会带来社会对企业的期望值过高和无限扩大社会责任的范围,仅仅重视做慈善并不等于企业全面履行社会责任。
对于企业特别是食品企业来说,保障食品安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才是其履行社会责任的首要任务,也是进一步履行其各项社会责任的基石。
近几年,人们常说,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陷入了“塔西佗陷阱”,也就是一旦失去了公信力,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三聚氰胺”“福喜事件”这样的食品安全事件,就是让食品界陷入困境的始作俑者,这个怪圈也是如今各种食品谣言在网络上肆虐的症结所在。要走出这一困境,食品企业只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才能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同,提升企业形象,重建公信力。然而,这并不是大张旗鼓地做几个慈善项目就能达到的,食品企业的首要责任是千方百计地保证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让消费者放心地选择商品,这是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
食品安全是关注度最高的民生问题之一,食品的特殊性质决定了食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积极宣传和推动食品企业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保障食品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期盼。随着社会各方面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越来越多,理解越来越深入,已经有不少食品企业意识到了这一点,这可以从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开始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规范企业发展、接受社会监督这一现象看得出来。同时,在这些企业责任报告中关于食品质量控制、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内容所占的篇幅在大幅增加,可见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对于企业来说,保障食品安全,重视产品质量是赢得消费者、占领市场获得利润的前提。只有企业得到了好的发展,增强了经济实力,才能进一步更好地承担起诸如保护环境、文化建设、保护职工健康、发展慈善事业以及发展科技等社会责任。也就是说,只有在履行食品安全义务、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食品企业才能更广泛地参与到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建设中去。(鲍小铁)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