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营业收入1500亿元,上缴税费112.8亿元,实现社会贡献总额329亿元,顺利实现了上半年时间任务“双过半”,销售收入、利润、税费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山东省属企业第一位……这是山东能源集团今年上半年交出的亮丽答卷。
(资料图片 来源互联网)
今年以来,山东能源集团围绕打造实力、价值、活力、和谐“四新山能”的愿景目标,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谱写了“四新山能”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四新山能”建设步入快车道
今年6月,山东能源盛鲁电厂2×100万千瓦项目1号锅炉大板梁顺利吊装,为锅炉钢架的安装画上了圆满句号。作为内蒙古上海庙煤电支撑基地的重要支撑,这一电厂重要建设节点的顺利完成,为电厂建成投运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东能源集团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机遇,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加快构建“1+4”转型发展支撑基地,高起点建设济南总部中心区,加快内蒙古上海庙煤电支撑基地崛起、新疆伊犁煤电化战略基地突破、枣庄煤电化综合利用基地起势、菏泽优质焦煤供应基地开发。
目前,山东能源集团“1+4”转型发展支撑基地已初步形成,煤电化、医地养、产融投“三大一体化产业”实现协同发展,煤炭、煤电、煤化“三大传统产业”持续改造提升,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现代物流贸易、现代金融服务“五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在今年7月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18《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山东能源集团以营业收入456.5亿美元列第234位,提升了138位名次,居山东省属上榜国有企业第一位;商品煤产量连续6年过亿吨,成为全国第二大优质炼焦煤供应商、华东第一大清洁高效煤炭供应商。
山东能源集团在持续发展企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勇于担当国企责任,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在山东省泰安市羊流镇小河庄村和官路村之间,有一条“连心路”。这条路投资40万元,是山东能源重装集团两名“第一书记”于去年5月赴两村挂职后修建的,彻底解决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难题。此外,两名“第一书记”还修建了文化广场,并通过“委托养殖定向收益”的方式,帮助困难户改善生活质量。
山东能源集团把践行社会责任的意识,积极融入到企业使命、战略、运营和文化中,积极开展对口新疆建设,选派“第一书记”挂职扶贫,已累计向社会捐出2.68亿元。今年上半年上缴税费112.8亿元,实现社会贡献总额329亿元,均居省属企业第一位。
山东能源集团持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打造活力迸发新山能。坚持有效管控增动力,横向分线授权量责,纵向分层放权履责,推动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大力实施内部改革创新,进一步梳理集团及各二级单位权责边界,形成了更加明确的履责“清单”,建成运行顺畅、充满活力、令行禁止的管控体系。
目前,山东能源集团部分单位已实现市场化选聘、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5家企业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立了营销、信息、科技发展3家平台公司,整合并精简了各类机构。
增进民生福祉是“四新山能”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山东能源集团把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今年上半年安全生产保持了良好态势,实现了安全生产无事故。把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目标,确定了为职工办好“逐步提高职工收入、建立职工发展多通道晋升体系、抓好困难职工脱贫帮扶”等十件实事。同时,大力推进智能化无人开采,取消夜班生产,增强了职工的幸福感。
新旧动能转换注入新动力
7月,记者走进山东能源重装集团莱芜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建设现场,只见挺拔结实的钢结构在原本荒芜的土地上拔地而起,厂房主体雏形显现。
据现场施工人员介绍,该项目被列为2018年山东省重点项目,占地646亩、总投资21亿元,新上永磁电动驱动滚筒、加压过滤机、激光熔覆油缸等8个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利税4亿元。
高端装备制造是山东能源集团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培育发展的“五大新兴产业”之一。今年以来,集团制定下发了方案,全面强化“1+10”组织体系,建立完善“1+5”保障体系,加快构建“1+4”支撑基地,提升发展“3+5”八强产业,推进落实“1+3”阶段目标,新旧动能转换在优化布局中高质量推进。
煤炭、煤电、煤化工是山东能源集团“三大传统产业”。山东能源集团以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为手段,大力实施以提高装备水平、优化劳动组织、优化生产布局为主要内容的“一提双优”战略,推进传统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传统产业向管理集约化、生产智能化、供给清洁化升级。
去年以来,山东能源集团累计投入60多亿元用于装备升级改造,目前已打造32个自动化、20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34对矿井取消采掘夜班生产,综采、综掘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9.1%、76.97%。
今年1月,大唐郓城发电公司挂牌成立。由山东能源临矿集团与大唐集团合作的100万千瓦级630摄氏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项目已获国家能源局和山东省发改委核准,被列为全国“十三五”期间唯一的电力示范项目,建成后供电煤耗实现254.81克/千瓦时,内陆电厂发电效率突破50%。
同时,山东能源集团通过煤电联营、并购重组等方式扩大产业规模,延伸煤炭产业链条,提升煤炭价值,形成煤电联营、煤化联动格局。
山东能源盛鲁电厂2×100万千瓦项目由山东能源集团与中信集团合作建设,首台机组将于2019年8月投入运行。项目建成投产后,将通过500千伏双回路出线接入上海庙汇流站,那时盛鲁电厂所发电力通过上海庙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源源不断地送往山东省,切实将内蒙古上海庙煤电基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此外,山东能源集团着力加快建设枣庄2×35万千瓦等电厂,打造形成济南总部核心区及内蒙古上海庙、新疆伊犁、枣庄、菏泽“1+4”转型发展支撑基地。
在山东省公布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第一批优选项目中,山东能源临矿集团淄博卓意玻纤材料有限公司无硼无氟玻璃纤维生产项目入选山东省新材料优选项目库。
“项目计划生产规模为8万吨,投资超9亿元,主要生产宽幅方格布、在线短切纱、在线PP复合纤维等产品。”山东能源临矿集团淄博卓意玻纤材料公司总工程师荀洪宝介绍说,他们的目标是建设数字化工厂和全球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生产线,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平台,实现生产物流、控制、包装等一条龙智能化生产。
山东能源集团着力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现代物流贸易、现代金融服务“五大新兴产业”。目前,集团矿山装备制造规模跻身全国前列,消毒灭菌、放射诊疗、制药装备制造规模位居全国第一,玻纤新材料跻身全国前四,工程塑料列入工信部重点扶持“军民融合”项目。
体制机制改革迸发新活力
今年5月,山东能源集团成立以来第一家上市公司——丰源轮胎公司上市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丰源轮胎公司正式挂牌新三板,这也是2018年国内第一家上市轮胎企业。
据了解,成立于2008年的丰源轮胎公司原是一家地方企业,2013年7月由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枣庄市峄城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山东丰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组而成。重组后,依托山东能源集团雄厚的资金支持和成熟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丰源轮胎公司找准自主品牌建设方向,产销连年翻番,成为行业黑马。
为适应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行要求,山东能源集团持续优化管控体系,坚持充分授权与有效管控相统一。横向上,进一步规范了“三会一层”的权责边界、议事规则和工作流程,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作、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机制;纵向上,持续推行集团管战略、管资本、管班子、管考核、管风险防控,权属企业管生产经营、人事管理、资金使用以及部分物资采购、产品销售责权利一致的“五管五放”科学管控模式。
“机关科室由7个合并精简为3个,基层生产单位则由3个分厂,增设为4个分厂和2个对外项目部。”山东能源龙矿集团机电维修中心主任、党总支书记林郁告诉记者,管理人员虽然减少了52%,但企业运营效率和市场反应能力迅速提高。
山东能源集团坚持国际化视野、开放式发展,加强与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关联优势企业战略合作,持续优化股权结构和资本结构。他们与安徽马钢集团、江苏沙钢集团3家合资兴建的盛隆化工有限公司,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优势,短短十余年,由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旗下年产能30万吨的小焦化厂,发展成为一个拥有300万吨冶金焦、30万吨甲醇、15万吨煤焦油、5万吨苯,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利税过10亿元的焦化行业典范。
山东能源集团紧紧盯住阻碍企业发展的机制问题,持续强化机制创新。积极推行契约经营、承包经营、区队班组模拟公司制等经营机制,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实现以效定薪、薪效联动,部分单位实现市场化选聘、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全面实施减层级、减机构、减岗位、减人员、去行政化“四减一去”的改革措施,控、参股企业由最多588家减至400家,员工总数由成立之初的24.2万人控减至目前的16.8万人。
山东能源集团还以资本运作为纽带,力促产融创一体,构建资产增值新模式。通过参股、融资等多种形式,与山东文化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公司、莱商银行等多家金融、保险机构牵手合作,搭建互利共赢的金融平台。试点推进员工持股,稳妥推行新投资项目团队跟投机制,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同时,加快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步伐,分类推进权属企业改制上市、主营业务上市、整体上市,推动优质煤种、医养健康、现代服务三大主业板块香港上市,放大资本市场倍增效应。
山东能源集团还持续开展“双创”工作,统筹利用现有研发平台,推动科技资源全面共享,为能源集团新旧动能转换和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目前,山东能源集团已拥有国家级技术研发平台5个、省级企业创新平台23个,打造了“蚂蚁城”“匠心联创”等双创孵化空间平台,绿色充填开采、高温热害防治等技术实现产业化。
内涵提质增效集聚新优势
“得益于新旧动能的持续转换和长抓降本创效,今年上半年全矿实现利润3.66亿元,提前半年圆满完成了集团下达的全年利润考核指标。”7月23日,山东能源枣矿集团蒋庄煤矿矿长齐卫东高兴地告诉记者,“十强化十创效”在矿区落地生根,不仅带动了矿井效益几何式增长,而且让一个中老矿井凤凰涅磐,焕发了勃勃生机:建成了日产万吨的智能化采煤面,工效同比提升33.1%;创出了大断面炮掘岩巷月进195米的新水平,成为全省优质快掘的新样板;在全国煤炭行业率先实现了取消采掘夜班生产和周末集休制度……
今年以来,山东能源集团牢固树立“管理创造价值、创新提升内涵”理念,聚力加强经营管控创新,推行专题经营举措,组织开展提质创效等“十强化、十创效”活动。
他们发挥大集团的协同优势、集聚效应,持续强化资金统管、煤炭营销统筹、大宗物资集采、信息资源集成、科研资源共享。目前,山东能源集团营销、供应、资金实现了“三统一”管理,省内煤炭全部纳入统销范围,形成分层级、清单化物资集中采购格局,可归集资金集中度达到63.98%。
电子商务是传统煤炭企业的短板。山东能源集团采用“大数据+互联网”模式,先后建成了中国矿用物资网、中国能源矿产交易中心平台、齐鲁云商电商交易等平台。今年以来,集团省内全部煤副产品及部分主流煤炭产品线下交易方式已停止,并在中国能源矿产交易中心平台上实行竞价交易。
为掌握市场话语权,山东能源集团坚持以市场指导采场、以质量拉升销量,深化产销运、区域、单位、供销“四个协同”,做好产品结构、市场流向、客户群体和运输方式“四个优化”,并与全国知名院校、大型钢铁和焦化企业建立起了煤炭产品技术交流和合作研发机制,为客户提供“定单生产”和燃料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山东能源枣矿集团与武钢集团合作并成功研发的“气精煤在炼焦中配比使用”课题项目,不仅降低了对方的燃料成本,还使新安煤业公司气精煤月使用量由原来的2万吨提高到4万吨。
山东能源集团还坚持以市场与效益导向,深入研究客户需求,创新实施产销联动,实现吨煤效益最大化。“变‘坐商’为‘行商’,彻底打破了我们销售半径的限制,让公司真正实现了多赢。”山东能源龙矿集团热电公司气体分公司销售副主任陈刚说,今年他们创新实施的“与运输商合作开发终端用户”销售模式,通过主动沟通、服务客户,积极走出去开拓新市场,及时拉动并长期稳定了产品销售价格。
“降成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之一,也是山东能源集团挖潜创效的重点。山东能源集团树立“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强化全过程管理,持续深挖降本增效潜能。
山东能源新矿集团成立资产管理中心,开展存量资产清查,集中有效、整合低效、消除无效资产,节约设备投资4000多万元;枣矿集团蒋庄煤矿探索建立了以采购、生产、运输、洗选、销售一条主价值链等为核心的“1235”价值链创效平台,拓展了降本增效空间;淄矿集团岱庄煤矿依托精益管理平台,组织人员结合岗位实际,查找身边的浪费源头,列入“降本提效”改善提案,今年以来累计完成降本提效类改善提案52项,创效200余万元,废旧材料回收翻新复用率均达到100%。
此外,山东能源集团还统筹实施财务创效、资产扩效、政策增效等,集团成立以来累计实现财务创效90亿元,资产效能大幅提升,争取到更多的政策扶持及财政补助。(记者 高文静 通讯员 李志勇)
转自:中国煤炭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