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初心决定使命,使命成就初心。回望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铜陵有色)的发展历程,诞生于共和国成立之初,受命于工业百废待兴之时,壮大于改革开放浪潮之中,一串串艰苦奋斗的足迹,一个个自我革命的壮举,演绎出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高质量发展恢宏旋律。
一、坚持传承自我革命精神,坚定产业报国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党必须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铜陵有色成立70周年。作为新中国铜工业摇篮的铜陵有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五”时期,铜料、粗铜产量首次突破双万吨,约占当时全国产量的47.4%。同时,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装备,输送了大批人才和技术,被誉为“新中国铜工业的长子”,在这个令人自豪的称谓背后,不但有动人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更有绵延至今的自我革命精神。1949年10月1日,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铜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十分匮乏。为尽快扭转这种局面,1949年12月29日,第一次全国有色金属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将铜官山铜矿列为全国重点开发的铜矿。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中央财经委员会投资9500吨大米,进行铜官山铜矿工程建设。为支持国家经济建设,1950年6月,一大批优秀儿女,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铜官山下,开始了艰苦的创业起步。荒坡野岭上,他们从荆棘中辟出路,住着蚊蝇乱舞的草棚,饮着山涧溪水、啃着干粮,用铁锤、钢钎开山凿岩、掘进挖巷,再用箩筐担石装矿挑来抬往,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从事着矿山重建工作。正是在这种艰苦的岁月里,艰苦奋斗精神凝聚起高昂的革命斗志。1952年6月,新中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座大型铜矿——铜官山铜矿正式出矿。同年11月,铜官山冶炼厂主体工程完工。到1952年底,与矿山生产相配套的机修、发电、运输等辅助工厂相继建成,恢复建设的任务胜利完成。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里,建设者们以惊人的速度在一片废墟上,建立起新中国最早的铜工业基地。1953年5月1日,新中国的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在铜官山冶炼厂诞生。从此,新中国铜工业史翻开撼人心魄的一页。
在改革和发展振兴的历史进程中,铜陵有色人始终传承自我革命的勇气、保持坚守理想的骨气、敢为人先的志气、革故鼎新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面对体制转轨、经济转型、国企改革、民生保障等重重困难,不等不靠、不畏艰难、负重前行,肩负着巨大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压力,展现了舍我其谁、攻坚克难的英勇气概。精神力量薪火相传,英雄模范辈出。铜陵有色在各个时期都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叶尚初、杨树山等正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成为铜陵有色的光荣和自豪。
70年来,从创业到创新创造,铜陵有色人始终坚定产业报国初心,勇担领跑民族铜工业发展使命,孕育和形成了独特的精神基因、精神气质,竹编箩筐装矿石的“箩筐”精神、以血换铜也心甘的奉献精神、开发矿业的“硬骨头”精神、爱国爱厂的敬业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形成了勇于自我革命、不懈奋斗的精神谱系。
二、坚持传承自我革命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坚持传承自我革命精神,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是铜陵有色实现“一强五优”的关键。
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新技术、新产业蓬勃发展,国内外企业纷纷谋划布局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先机。作为传统的工业企业,铜陵有色一直瞄准市场最前沿、技术最前端,围绕铜基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等重点领域,通过引进创新团队、合资合作等方式,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与探索,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安徽铜冠铜箔公司入围2018年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企业名单,成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的国企改革尖兵。
增强发展整体性协调性。十八大以来,铜陵有色从追求规模、数量,到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发展方式明显转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加强内部整合重组,理顺上下游产业链关系,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核心主业,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聚焦完善有色金属产业链,积极推进产业、业务、资源等关联性较强单位的专业化整合,发挥集团化管控、集约化管理的优势,使有限资源向产业链中高端集中。金冠铜业公司与奥炉工程项目、金隆铜业公司与稀贵金属分公司整合重组,实现强强联合,规模优势凸显,管理效率提升,工艺技术潜力被充分挖掘。
全面推动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打造“生态矿山、绿色冶炼”的征途中,铜陵有色的生产经营活动,始终让步于生态环境。2017年,具有45年历史的金昌冶炼厂生产系统全面关停,彰显着铜陵有色践行绿色发展的勇气和决心。金冠铜业公司采用当今世界先进的闪速熔炼、闪速吹炼工艺技术,硫总捕集率达99.97%,水循环利用率达97%以上,资源可完全实现内部循环利用,成为世界铜冶炼的样板工厂。“高效利用资源,贡献社会进步”是铜陵有色始终践行的企业使命,在企业发展的征途中,公司成功探索出一条与生态文明共生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铜陵有色坚持国际化发展方向,国际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国际化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做到“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深根细作海外市场,完善海外营销网络,不断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厄瓜多尔米拉多铜矿是一座由中国投资、中国设计、中国施工、中国制造、中国运营的铜矿,并同时开创出安徽省海外最大的单个投资项目和厄瓜多尔第一座大型固体矿山开发项目的新纪元。项目计划于2019年下半年投入试生产。达产后,将使铜陵有色在面向全球资源配置中,得到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人企共同发展。铜陵有色始终坚持发展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健康体检、技能培训、挂职锻炼、评先评优始终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深入实施“温暖工程”,结对帮扶困难职工,帮助职工解决后顾之忧,每年坚持投入数百万元,开展大病救助、捐资助学和慰问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充分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工作激情,一批重点实验室、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应运而生。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建立员工职业生涯五大发展通道,为各类人才的的成长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一个个工匠典型,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榜样的作用。
三、坚持传承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一直以来,铜陵有色党委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突出政治建设,提高引领发展能力。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我们干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障。公司党委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持续深化“三查三问”,不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严强转”专项行动,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十二字”总要求,结合实际,探索方法、创新形式,把四项重点措施贯通起来,有机融合、统筹推进。
落实主体责任,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抓牢抓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公司党委成立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党建工作进行统筹谋划,制定《集团公司党委工作规则》等“1+8”系列配套制度。完成集团公司和40家二级法人单位章程修订,将党建工作纳入企业章程,促进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统一。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压紧压实“两个责任”,持续深化党委巡察工作,抓好巡察结果运用,发挥震慑作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省委30条和集团公司23条,巩固扩大作风建设成果。不断强化效能监察,抓好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全过程管控,加大效能问责力度。
夯实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组织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公司党委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持续抓好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实现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强化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完善基层党支部工作机制,开展丰富多样、富有特色的组织生活,打造更多党建品牌,使党支部成为推进改革发展的桥头堡、先锋队。坚持国企领导人员“二十字”标准,强化干部教育、选任和管理,加快年轻干部培养,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新时代,新长征。铜陵有色人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以更加豪迈的情怀,更加矫健的步履,加快建设“一强五优”国际化企业集团,创造更加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集团公司70周年献礼,奋力实现铜冠有色的梦想。
转自:中国有色金属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