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荡二十年》走访的公募基金领袖中,汇添富基金总经理张晖是极少数身兼投研背景和公司创始成员身份的老总之一。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选股专家”投研框架与团队奠基者、基金公司总经理——张晖的这些职业履历引起了外界无数的好奇与兴趣。可是他为人一向低调,几乎从不接受媒体采访,也甚少在公众场合露面。此次接受《基荡二十年》的专访,是他第一次公开谈行业与汇添富基金的发展历程。他说,他有幸跟随基金行业一起成长,亲历了汇添富基金激情燃烧的岁月,二十年一回眸,他有责任要把汇添富基金的火种传递下去。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更想一探究竟,这样一位投资践行者、团队管理者,是如何从零开始打造了汇添富基金的选股专家团队?在他接任汇添富总经理的三年间,这家基金公司是如何实现总资产管理规模翻番至近7000亿?在竞争异常激烈的资产管理行业,汇添富基金主动股票投资业绩长期稳居前十大基金公司之首的奥秘在哪里?
张晖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1997年1月,张晖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毕业,入职申银万国研究所担任分析师。彼时,中国证券投资行业中,依靠基本面研究驱动的专业化投资方法还未成为主流,真正意义上的行业研究无人关注且非常稀缺。张晖却以异常的勤奋和专注自发并独立撰写了一系列经过深度调研后的行业分析报告,这也为后来他独立的研究和投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9年,张晖受邀加入刚刚筹办的富国基金,成为中国公募基金业最早的一批先行者,他在富国基金先后担任研究主管及基金经理,从管理基金的第一天开始就坚持“选股”,而非“炒股”,业绩很快显山露水,在担任富国天益首任基金经理的任职期内,张晖的累计回报率排名全市场前三。
然而,这只是张晖公募人生的“序幕”,他真正开始大展拳脚,是于2005年在自己的职业高峰期选择归零,参与创办汇添富基金。2005年的张晖经过不到10年的打拼,即成为基金经理精英团队中的佼佼者,这已是大部分人毕生所求。而张晖却有更为远大的抱负,当时基金行业初兴,投资流派驳杂,不乏投机之风,“打造一家投资理念正确、价值观纯粹的专业投资机构”这一想法深深吸引着张晖,就这样,他以投资总监的身份参与创办了汇添富基金,在研究了无数国内外优秀的基金公司投研体系后,一砖一瓦地建立起汇添富的投资理念、团队、流程、方法,力图将这第47家成立的基金公司打造成为中国最受认可的资产管理公司。
张晖个性质朴,观点鲜明,坚持执着,勤勉务实,有着很强的责任心和洞察本质的能力。他是为数不多对“客户第一”有着独到理解的受访者,这是汇添富基金企业文化的基石之一,并体现在汇添富的基金投资、产品设计、基金销售、客户服务等各个环节。张晖在采访中反复强调“客户第一”的重要性,并且指出“客户第一”不是指客户需求第一,而是指客户利益第一。2015年,市场出现非理性投资情绪的时候,张晖从当年5月就开始对汇添富旗下多只被市场追捧的绩优基金进行限购,并加强投资者教育。同时,在分级基金异常火热之际,张晖也选择了不跟随,顶住了诱惑和压力,坚持不推分级基金。
除了“客户第一”以外,公司文化也是张晖在接受采访中反复强调的一个高频话题。张晖认为,基金行业从来都不缺少优秀的人才,但是唯有好的企业文化才能充分释放人才的潜力,并将人才团结为一个有激情、有信念、有统一价值观的优秀团队。张晖多次强调“长期”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汇添富基金的重要文化要素之一;他也对汇添富基金长期坚持的“正直、激情、团队、客户第一和感恩”的价值观很自豪;还有著名的汇添富“每日三问”,即“幽默”、“分享”和“尽最后百分之一努力”;当然,汇添富还有一个更“疯狂”的哲学:“只要我们决心要做的事,就必须做成业内最佳。”
2018年初,张晖在给汇添富基金全体员工的内部信中写道: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持内心宁静,坚持把基础的东西做好,把长期的事情做好,慢慢地自然水到渠成。我们不争短期排名、不冲规模,就是因为这些都是短期的,排名只能当做一种动力,敦促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投资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急躁、坚持做正确的、长期的事情。这封信被公开后,引起了业内广泛共鸣。
汇添富是行业中成长最快的公司
基荡二十年:汇添富是第47家成立的基金公司,在2005年8月才开始发行第一只基金,到现在排名上升到前五名,几乎每年都有飞跃和进步,汇添富是怎么做到的,区别于其他公司的特点有哪些?
张晖:我们是第47家成立的公募基金公司,2005年8月发行了第一只基金汇添富优势精选,这只基金的净值最高增长了12倍多。我们总的管理规模接近7000亿,服务了8000万客户。除了公募之外,我们的专户做得也很不错,覆盖了所有大型银行、保险的委外,2017年中国人寿的委托人大会,我们获得了五项大奖,三个账户都是第一名。社保和养老金业务我们也做得不错,最近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召集管理人开会,汇添富基金也被表扬是社保中做得最好的管理人之一。另外我们在股权投资、国际业务和自有电商平台等方面发展得都不错。现在公募资产管理规模是行业前十名,主动权益管理规模是行业第一名,汇添富基金是这个行业中成长最快的公司之一。
这些业务我们做的都比较好,但是你问我,我们公司跟其他公司的差异化体现在什么地方?我认为,与其说是差异化,不如汇添富基金已经形成的五个方面突出特点:一是主动权益投资管理能力突出。虽然这几年公募行业整体权益投资受到很多挑战和质疑,很多公司也将业务重心向其他方向转,但我们从来都是将权益投资当作公司最核心、最根本的能力,以此去扩展能力圈才有价值。外界看到的是业绩,但是背后是我们十几年来不断打磨理念、方法、流程、团队的结果。二是构建了垂直一体化的投资研究组织架构,下面这个还会谈到,这里我就不展开讲了。三是拥有一支自主培养、高度稳定的投资团队,这个在整个行业里都是非常罕见的,源于我们的文化和信念,下面也还会讲。四是立足于长期的投资理念。汇添富基金的经营理念是“一切从长期出发”,公司slogan是“坚信长期的力量”,很多人也会这么说,但做起来很难,为什么?短期的诱惑太多,而长期的东西是需要很强的意志力和执行力去贯彻的。年初我写了一封内部信,详细的讲了一些我对“长期”的看法,汇添富不争短期排名、不冲规模,就是因为这些都是短期的,无论是投资条线还是业务条线,我们都坚持把基础的东西做好,着眼长期,我相信慢慢地自然水到渠成。最后一个是具有行业领先的基金线上销售平台,关于这一点大家只要下载我们汇添富基金的“现金宝”APP,用一用,就能有体会。
刚刚说的这些特点是公司长期逐渐积累出来的,不见的是独特的,但是在我眼里,它们最终凝结成汇添富基金独特的气质,这是独一无二的。什么是汇添富基金的气质?这个不是用语言描述的,而是你与他们相处、共事、合作能深刻体会到的气质。我们有些离职的同事,去创业或者去其他地方发展,行业里很多人会讲“这个人一看就是汇添富出来的”。前年我去参加巴菲特的股东大会,我坐在那里觉得很感动,巴菲特生活简单,对物质几乎没有任何要求,一生专注寻找优秀的公司,几十年市场上大风大浪都没有打倒他,内心极度宁静,积极乐观。我突然意识到汇添富的气质就是如此,这也是我们在这个浮躁的、充满各种诱惑和陷阱的市场中显得最特别的地方,“简单、专注、内心宁静、积极向上”。
基荡二十年:为什么能把主动权益类的产品做得比较好,这几乎是整个行业都在退步的部分,汇添富会进步,这是怎么做到的?
张晖:主动权益投资能力的确是汇添富基金最大的优势,我们公司从成立伊始就致力于做中国证券市场的选股专家,并在这个赛道上长期坚持奔跑,最终形成了自己可持续的投研体系,而且这个体系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是汇添富基金牢不可破的“护城河”之一。
回顾过去,我们的主动权益投资之所以做得这样好,有多方面的原因,总体来说,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是最重要的,也是汇添富基金投研建设的精华:
一是我们打造了一个垂直一体化的投研体系,即横向来看,我们的研究团队是统一管理的,但纵向来看,我们形成了多个优势行业、成长和价值风格小组,各小组垂直管理,从行业总监、到基金经理、再到研究员,内部充分讨论和分享、整个投研团队高效协同,把一些长期持续增长的行业,如医药、消费、TMT等,做成主动权益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构筑起横跨海内外和一二级市场的完整产品线,形成独一无二的竞争力。
具体来说,比如医药行业,我们整个医药团队有十来位同事,既有资深的行业总监、基金经理、研究员,也有校招进来的新人,形成了完整的人才梯队,管理的产品既有业内第一支医药行业基金,也有可以投资海外的全球医疗基金(QDII),还有医药专户和股权投资产品等,无论是产品的数量、规模还是业绩均位于业内领先水平,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壁垒和品牌效应。
公募基金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是核心投研人员的流失率,而我们形成了垂直一体化的投研体系后的另一大好处是,如果有人跳槽,对公司来说影响非常小,因为我们是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的,我们的重要行业都有垂直管理的小组,而且我们每年通过校招持续滚动培养新人,新人在行业小组中成长速度非常快,稳定性也非常强。
二是一以贯之的投资理念。汇添富基金自成立伊始就确立了明晰的投资理念,坚持以深入的企业基本面分析为立足点,挑选高质量的证券,把握市场脉络,做中长期投资布局,以获得持续稳定增长的较高的长期投资收益。这个理念是汇添富基金投研体系的基石,而且从公司成立以来就没有变过。
三是形成了稳定的投资风格。即相对均衡配置资产,严格控制风险;在深入企业基本面分析的基础上,专注选股;注重团队合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四是制定了科学有效的投资决策流程。汇添富基金建立了投资决策委员会领导下的、团队研究基础上的基金经理负责制,形成了比较全面有效的大类资产配置、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的投资决策体系和流程。
最后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大部分的投资团队都是自主培养、高度稳定,能更好理解、认同和执行汇添富的投资理念。汇添富基金坚持每年从应届毕业生中遴选人才苗子加以培养,现在客户和市场都比较认可的基金经理大部分都是内部培养的。我们公司氛围很好,基金经理之间的关系也很好,在长期共同成长中形成了深厚的友谊。而且我们的投研团队高度稳定,人员流失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我认为投研体系的建设,从投资理念,到投资框架,到人才的培养体系,它是一体的,缺一不可。汇添富基金主动权益的优势,不仅看业绩,更要看到它背后支撑的原因。
汇添富的优势在于发现人、培养人的能力
基荡二十年:汇添富是如何建立人才梯队的?
张晖:优秀的人才团队是基金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汇添富基金真正核心的优势是发现人、培养人,而且能够把这些人连接在一起工作。我们的人才培养理念与“一切从长期出发”的经营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我们愿意给人才充分的成长时间,不会急功近利地要求研究员2到3年就出业绩。我们招人进来的时候5年内不会给他很多压力,不会1年就考核,至少3年才考核。
如果管理层不是以长期观去做事情,基金公司的人员就不会很稳定。没有做过投资的人可能只会去看结果,但他不知道这个结果是要靠长期的积累和铺垫的,需要管理者有极大的耐心,我认为这是我们公司能够做到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我举几个例子。我们有一个基金经理叫雷鸣,当初以应届生的身份加入汇添富,从研究员做起,现在已经成长为非常优秀的基金经理。我是看着雷鸣成长起来的,最初公司安排他研究钢铁行业,但钢铁板块过去很多年都没有起色,这对研究员是很大的考验,因为可能下了很多功夫却很难有所斩获。我们这个行业考核是很残酷的,大部分基金公司通常都是考核结果,像雷鸣这样刚入行的年轻研究员,还未崭露头角,就可能因为外部行业的原因,而被淘汰。但汇添富不一样,我们对人才的考察是全方位的,在浮躁的大环境里,雷鸣身上勤奋踏实的品质是我们所看重的。那时候汇添富还不算是行业中很有影响力的公司,业绩的压力始终存在,但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自信,我们相信他的能力,愿意给他时间去成长。雷鸣一直在汇添富安心地研究,我们鼓励他把研究能力扩展到很多其他行业,他的研究能力和水平都大幅提升。人才就是这么磨砺出来的,经过长期扎实的研究沉淀,雷鸣逐渐构建起一套稳定的投资框架,目前汇添富成长焦点、蓝筹稳健等几只经典的基金都是他管理的,都取得了不俗的中长期业绩。
医药行业投资一直是汇添富的特色和优势,那时候医药研究团队需要补充新生力量,我们一直在寻找合适的人才加入。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观察,我认为当时扎根汽车行业的研究员刘江很不错,很勤奋也有天赋,独立思考与学习能力很强。有天晚上,我和刘江都在公司加班,临走时我跟刘江说,如果让你去研究医药,你觉得怎么样?小伙子当时没说什么,第二天我经过他的工位时发现桌上多了一摞关于医药的书,这就是他的决心。现在刘江已经是知名的医药行业基金经理,横跨A股美股多个市场,管理超过百亿的资金。但到今天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让一个没有医药背景的汽车研究员去研究医药行业?我认为研究是相通的,一个优秀研究员的研究方法论是可以在不同行业之间迁移的,特定行业的专业背景也许能帮助理解一些技术细节,但是我更看重的是他身上专注的品质以及对投研的热情,这才是根本。
汇添富愿意等“雷鸣”们成长、愿意给“刘江”们平台,更愿意陪“杨瑨”们度过低谷。杨瑨也是公司手把手培养起来的人才,一直不急不躁专注在TMT领域做研究,所谓“面壁十年图破壁”吧。他是个很直执很纯粹的人,对所研究的公司与行业有着准确清晰的判断标准,现在他的研究态度和投资理念得到了很多人的欣赏。但是在2013-2015年以小盘成长股上涨为主要特点的市场中,他不认可的一些股票疯涨不止,他的研究结论备受考验。这样的市场对任何从事投资研究的从业者来说,都是倍感压力的,而像杨瑨这样纯粹的人,这种煎熬甚至迫使他离开这个行业。我现在记得依然很清楚,当时杨瑨提出辞职要离开这个行业,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太痛苦了,作为TMT研究员,当时上涨的TMT股票他没有推荐,他怀疑自己的价值和理念,但又不愿意曲意迎合市场。作为过来人,杨瑨的困境我十分理解,我甚至能猜到他没有讲出来的、但是时刻萦绕耳边的质疑声,但是这是任何一个优秀的研究员不得不面对的。我坚持让他留下来,熬过去,我也不要他改变自己刻意迎合,相反我希望他不要迫于外界压力而违心改变,坚持按照自己的理念去做,慢慢做,坚持正确的事情总会有答案。事实证明,我没有看错,很快市场就加速出清,价值回归,杨瑨的坚持得到了回馈,经过洗礼的投资方法论和框架也越来越成熟,现在他管理的全球移动互联QDII基金业绩也非常突出。
上面说的这几个人在汇添富不是个例,我们的人才团队最重要的特点有几个,一是坚持自主培养。汇添富现在600多人,其中投研团队100多人,大多数是内部培养,我们坚持每年从国内外顶尖高校挑选最优秀的应届生纳入培养体系,成立至今已从零培养起许多位价值观正确、风格稳定的基金经理;二是团队高度稳定,我们每一块业务的领军人物的从业时间都很长,整体离职率很低。这也为我们现在建立“三化”的基金经理品牌提供了基础,所谓“三化”就是“风格稳定化,业绩持续化,价值观正确化”。
基荡二十年:留住人的诀窍是什么?是激励机制吗?还是文化?我们注意到,汇添富的员工对自己公司的归属感挺强,是少数几个被离职、在职员工夸赞文化很好的基金公司,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汇添富的企业文化?
张晖:我们公司的股权结构特别好,三家创始股东高度稳定,高度协同,全心全力支持公司发展,公司高管完全通过市场化招聘。2015年,在股东的大力支持下,汇添富基金成功推动了股权激励计划,全体骨干员工基本上都持有了公司股份,这进一步优化了公司治理,有利于人才的激励和约束。
另一方面,我觉得留住人靠的不完全是激励,更是文化。汇添富基金的文化是一切从长期出发,只要是汇添富基金决心要做的事情,必须做到行业最佳。我们还有一个著名的汇添富基金每日三问:第一问今天我幽默了么?如果没有,请反问,我是不是一个无趣的人?第二问今天我分享了吗?如果没有,请反问,我是不是一个自私的人?第三问今天我做了最后1%的努力了吗?如果没有,请反问,我是不是一个平庸的人?我们公司的传统是无论开什么会,最后一个结尾一定是讲笑话。你来参会,如果没有准备好笑话,会压力很大。
文化是靠人来创造和维系的。我们同事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分享互助的氛围很浓厚,拿投研来说,研究员调研完公司后,总是会以第一时间跟基金经理交流分享,基金经理之间也是如此。因为我们既是优秀的个体,更是极具凝聚力的团队。他们都是一起成长起来的,彼此感情深厚,同时热爱这个公司,所以大家不以个人的成功为成功,而是以团队的成功为荣为傲,这点在投研团队中很难得。我们是一家平均年龄才三十多岁的公司,整体上年轻化,大家比较有活力。
基荡二十年:面试的时候最喜欢问什么问题?
张晖:我比较关注应聘者的逻辑分析能力,比如我会问应聘者对房地产行业怎么看,主要关注这个人的分析能不能做到逻辑自恰。我也很关注这个人的使命感,我经常会问他们怎么看马化腾和马云,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我想看到候选人能把更为宏大的愿景表达出来,希望候选人有远大志向。还有,我比较关注能不能坚持。
一切从长期出发,坚持客户利益第一
基荡二十年:来这里之前,您在富国已经做得很好,是什么促使你来到了汇添富这家年轻的基金公司?
张晖:汇添富基金筹办之初,我确实没有想过要来这家初创公司。但我和汇添富的创始人林利军神交已久,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林总找我问应该如何搭建投资体系,我告诉他必须有明确的投资理念、投资方法,这是最基本的,然后一边说一边在纸上写上这些要点并画上投资流程图。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受到了一种纯粹的理想主义召唤,就是在当时投机文化还比较盛行的证券投资行业,从头开始创办一家真正立足于长期价值投资的选股型公司。另外还有一个客观的条件,那时我也工作很多年了,对于创业的风险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可以尝试新的职业方向。我相信,如果我能按我设想的投资理念和投研体系把一个新的公司从小做大,一定很有成就感。
基荡二十年:当初你们坚持不做分级基金这个决定是怎么做出的?过程艰难吗?
张晖:我们之所以没有做分级,因为我们公司的文化里面有一个“客户第一”。当时公司内部有很多声音,认为投资者需要分级基金,基金公司就有义务满足投资者的需求。我反驳说,客户的需求也不一定完全科学合理,例如投机的需求我们就无法满足。我们所说的“客户第一”是指我们要引导客户,为客户提供价值观正确的、有长期生命力的产品,而不是短期博弈型产品。我们要坚持客户的利益第一,而不是客户的需求第一。客户还有很多很不合理的需要,我们没办法去满足的,所以我们当时就不发行分级产品。现在看来很简单的决策,当时是面临很大市场压力的,因为当时同行发行此类产品很多,而且似乎很受市场欢迎。
基荡二十年:未来10年公募基金行业的突破口和机会点在哪里?
张晖:未来10年行业发展空间应该还是非常大的。这次资管新规出来以后,随着理财产品净值化的管理,会给公募基金行业带来很大的发展机遇。中国投资者过去对于公募基金的理解,特别是权益类资产的理解,其实是不够深入的,需要一个逐步理解和接受的过程。财富管理现在才刚开始,而且基金管理公司有天然的优势,因为它长期按照规范化运作,治理越来越规范。另外,养老金第三支柱出来以后,我觉得空间会非常大。
但是这个行业,它也会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投资者面对100多家基金管理公司如何选择?投资是一个很长的事业,需要时间的检验,你要让投资者认同,你就要坚持客户第一,一起从长期出发去做事,不断提升投资管理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要建立客户认可的资产管理品牌,构筑牢固的护城河。
我觉得汇添富基金的价值观特别重要:正直、激情、团队、客户第一、感恩。在这个行业里面,你做任何的事情,其实把正直和客户第一放在最前面的话,从长期来看你都做得是对的。你如果忽视了它的话,你做的都是短期对你有利而长期有害的事情。
采访接近尾声时,我们得知张晖酷爱马拉松运动,是一个全马跑者,而且整个汇添富基金每年都会派出一个人数逾百的上马跑团。尽管张晖谦虚地表示这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样的团队无疑更值得信赖。究其原因,能跑完马拉松的人,必然拥有坚韧的斗志、充沛的精力和出色的自我管理能力,这无疑都是一群追求卓越的人。
把“马拉松”与这次采访联系起来,我们豁然开朗,从张晖身上看到的坚信长期、不断归零、自我挑战、超越极限等品质不正是“马拉松精神”的写照么?如此说来,张晖和汇添富的创业经验也不复杂,就像张晖说的,“我们只是选对了赛道,然后长期坚持奔跑”。所谓大道至简,知易行难,正是如此。
转自:消费热线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