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市场稳健发展基本面不会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1-25






1月24日,市民在年货大集上选购商品。近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的老北京年货大集上人头攒动,全国各地优质土特产品、北京老字号等纷纷亮相,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选购。记者 赵晶 摄


  □ 去年,消费连续第五年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同时消费升级的势头不减


  □ 各地春节生活必需品消费市场商品供应充足、品种齐全、价格平稳


  □ 今年将进一步开放市场,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中国机遇;进一步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1月24日,在商务部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2019年我国消费增长尽管承受了一定的压力,但消费发展仍然具备很多有利条件,我国消费市场稳健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消费升级的趋势不会改变,消费潜力继续释放的势头也不会改变。


  消费市场总体平稳


  高峰表示,2018年我国消费市场总体平稳,消费连续第五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同时,消费升级的势头不减,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比上年下降了0.9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消费占比已达44.2%,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高峰说,受国内外各种因素叠加的影响,2018年我国消费增速有所放缓,主要有3方面原因:


  ——我国消费市场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已经进入消费规模稳步扩大、消费需求日益多元、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新阶段。这一变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符合消费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9%的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仍然位居前列,而且是在30多万亿元的高基数之上取得的,按照现在这个速度,一年的增量要比10年前增长20%的增量还要大。


  ——按照目前的统计方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反映的是商品消费的情况。当前我国服务消费增长较快,比如全年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增速都超过10%。电影票房的收入首次突破600亿元,增速将近10%。这些都没有纳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中。


  高峰表示,2018年我国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一方面,消费规模稳步扩大,消费模式不断创新,消费升级势头不减,消费贡献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实体零售业积极利用新技术,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呈现稳步发展态势。


  春节市场供应充足


  春节临近,蔬菜等鲜活农产品将进入到采购的高峰期,谈及今年的节前市场消费有哪些特点时,高峰表示,从商务部掌握的市场监测情况看,各地春节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市场总体平稳有序,商品供应充足、品种齐全、价格平稳。


  为丰富春节期间百姓的“菜篮子”,让餐桌消费更放心、更舒心,商务部门对蔬菜等鲜活农产品市场加强监测,着力做好“三个保障”:


  一是保障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加强产销衔接,拓宽供应渠道,适时做好储备商品的投放。目前,全国已经建立粮、油、肉、糖等29种生活必需品储备制度,北京、内蒙古、新疆等北方的17个省(区、市)建立了冬春蔬菜储备,可保证7天的蔬菜消费量。


  二是保障消费安全,品质提升。目前,商务部已经在全国58个大中型城市建成了肉菜流通追溯体系。据统计,全国已有8.6万家企业、52.4万商户参与到追溯体系建设中,覆盖猪牛羊鸡肉、500余种蔬菜及部分水果和水产。


  三是保障应急响应,反应迅速。商务部已经启动了猪肉市场监测日报制度,春节期间还将启动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日报制度,一旦发生货销断档、价格大幅波动等情况,将第一时间响应,组织应急调运和投放,确保节日市场的平稳运行。


  国内市场加快开放


  201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取得积极进展,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加速形成。高峰说,中国与格鲁吉亚自贸协定正式生效,与毛里求斯完成自贸协定谈判,与新加坡签署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取得积极进展,与欧亚经济联盟签署经贸合作协定。


  201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持续深化、双向投资潜力进一步释放、重大项目带动效应更加凸显。高峰表示,以双向投资为例,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到156.4亿美元,同比增长8.9%,占同期总额的13%。在沿线国家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893.3亿美元,同比增长4.4%,占同期总额的52%。沿线国家对华直接投资60.8亿美元,同比增长11.9%。


  高峰表示,2019年我国将进一步开放市场,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中国机遇;进一步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搭建更多贸易合作平台。在2018年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有来自5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000多家企业参展,占参展企业总数的近三分之一。我国将邀请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参加2019年的进博会。(记者 冯其予)


  转自: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