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数据壁垒,「优板网」推动人造板产业升级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1-28





  中国是人造板生产大国,近年尽管人造板行业增速放缓,但产量仍处于较高水平。人造板产业迅猛发展的背后,仍然面临上下游信息不通畅、大量低端过剩产能、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同质化竞争激烈等问题。
 

  产量巨大 行业却面临巨大挑战
 

  据相关数据显示,仅2017年人造板行业产量达到3.1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9%。其中,胶合板1.8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7%;纤维板0.67亿立方米,同比持平;刨花板0.3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1%,人造板年产值近8000亿元。
 

人造板.jpg
 

  “人造板企业正面临巨大的挑战,低端产能过剩严重。”优板网负责人表示,受消费升级驱动,低端产能明显过剩,行业迫切需求转型。
 

  纵观人造板行业,大部分人造板生产企业规模比较小,科研投入不够、创新能力不强,企业仍停留在产业链的低端,生产自动化水平低、产品技术质量跟不上市场需求,加之上下游信息不流通,导致大量低端过剩产能。
 

  同时,又因传统供应链环节复杂、效率低下,导致利润空间受压缩,人造板生产企业净利润足年下降,中小型人造板企业很难直接参与下游市场竞争。而下游买家又因单量小且难以集中,无法直接参与议价,且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B2B崛起 助力产业链升级
 

  优板网搭建人造板B2B垂直电商平台,通过自营切入行业,同时将产业链不断延伸到板材仓储、物流及金融等业务。截止2018年12月,优板网成功与超过40家人造板品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其中包括丰林、中福、高林等知名品牌。
 


 

  平台上线两年,优板网自营收入突破6亿元,成为人造板电商平台龙头企业。截止2018年年底,网站SKU由1000种提升至3000种,定制类非标商品超过1800种,满足消费者各类个性化生产需求。
 

  在整个平台交易规模不断发展的同时,优板网开始在数据化、规模化方面进行布局,打造行业数据中心,以上海为起点,规模逐步向全国辐射。两年期间,优板网十大仓库网络成型,覆盖上海、浙江、江苏、江西、山东、安徽等地,多种共享仓库体系,形成云仓库网络;同时加快筹建自有物流体系,以供应商零成本的云仓为基础,结合已有仓储的配套供应,形成辐射全国的高效服务配送体系,提高物流效率,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
 

  此外,优板网启动优板白条,有效解决中小生产厂商的资金周转问题。2018年,优板网新增二十多家战略合作品牌,覆盖中国大部分人造板生产区,满足仓储所在地及周边客户各类个性化生产需求;网站SKU由1000种提升至3000种,定制类非标商品超过1800种;为一千多家客户提供优质的板材供应方案服务,客户采购频率增长180%,客单价增长160%,2018年单年营收近4亿。
 

  拥抱数据 开拓市场规模
 

  在这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人造板全行业发生巨大变化。“早些年,人造板行业还是赚钱的,中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加上房地产周期的繁荣,使得人造板行业快速发展,人造板生产企业数量迅速增加,产能尤其是低端产能开始过剩。从2015年工厂净利润百分之二十,到2016年后产品净利润百分之五,整个工厂净利润逐年下降,2017年的停工停产,使得整个行业供需市场受到严重冲击,人造板暴利时代彻底结束。”优板网负责人称,2018年行业更是风波不断,但新型板材B2B平台优板网却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实现了从零到6亿元的突破。
 

  优板网负责人认为,包括人造板在内的制造业产业链如果要转型升级的话,首先要在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劳动力生产率等方面进行提升,此外,在技术研发创新方面一定要做出突破。
 

  “对于产业链的整合者来说,我们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我想是需要依靠我们的交易大数据等做到数据智能预测需求,提高销售效率,帮助上游生产、下游采购的决策更加科学,再进一步依靠供应链金融帮助其降低资金成本压力等。”
 

  优板网想做的就是连通上下游数据,并且整合供应链,满足下游的个性化市场需求,同时能够通过数据开发多种人造板用途,开发拓展人造板市场规模。从平台观察来看,优板网目前的数据预判预售类商品销售占比超过46%,能做到提前15天锁定厂家库存占比23%。
 

  负责人最后表示,在全球经济分工中,中国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链体系,我们经历了让人难以置信的40年的增长。未来新的阶段,我们需要让传统的人造板等制造业产业拥抱数据,进一步优化整合供应链,进而通过大数据更精准的指导生产。“我相信,以优板网为代表的板材B2B平台,未来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转自:号外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