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利川:绿色防控保生态保业兴保增收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8-15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当下正值烟叶收获季节,在湖北利川广袤的田野里,“金叶”泛起千层浪,抢抓采收人欢颜,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无人机飞防

“今年烟叶虽然在前期遇到雨季,但没有发生病虫害。前几年遇到极端气候,烟田病虫害就发生了。现在烟草部门释放了蚜茧蜂,蚜虫没有了,病虫害也减少了,即使有局部发生现象,利用无人机飞防,省时省力更有效。听说这个是绿色防控,全靠烟草部门帮忙!”汪营镇烟农张兴权一边采收烟叶一边发出内心的感慨。

张兴权是一位“铁杆烟农”,30多年来,他从一名普通烟蜕变成职业烟农,经历了烟叶种植的艰辛历程,也见证了从传统种植、科技生产到绿色防控所取得的成效。

据了解,近年来利川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坚持“烟叶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生产模式生态化”工作思路,利用科技赋能,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着力打造绿色生态环境,走保生态、兴产业、促增收之路,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为了有效预防病虫害,构建绿色防控体系,该局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植保方针,科学推广减肥减药技术,严格控制氮肥亩用量、稳定磷钾用量,减少农药用量,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在此基础上,持续推广绿色高效专业化植保技术,推进地膜回收资源化利用,加大烟蚜茧蜂、诱防治斜纹夜蛾技术、无人机飞防等科技防治措施力度,统筹利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的病虫害防控技术。

据统计,2024年全市推广蚜茧蜂防治蚜虫15万亩(含大农业);植保无人机应用面积3万亩;生物菌剂替代化学农药3万亩以上;地膜回收资源化利用2.2万亩以上,专业化植保率达100%。

冬耕冻伐

窥一斑而见全豹。这仅仅是植保环节的一个缩影,除此外还将土壤保育、新能源烘烤等绿色防控措施贯穿始终,不断提升烟叶质量,拓宽群众产业发展致富路。

优质土地是种出优质烟叶的关键要素。利川结合烟区实际,打出一系列土壤保育“组合拳”:保持烟区土壤的可持续生产能力,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土壤冬耕冻伐抓手,以补贴形式引导烟农开展土壤深翻改良工作,起到杀虫、除草、杀菌、培肥地力、增加土壤蓄水、保墒的作用;实施土壤石漠化治理,以土地整治建设生态烟田;构建“以烟稳粮、以烟促粮”粮烟融合发展机制,不断探索“烟+N”种植模式,大力推广烟稻、玉米轮作、烟菜套种、烟豆共生的成功种植经验,不但改良了土壤,而且达到了轮作提质、套种增收、共生增效的效果,烟农收入不断提升。

据利川市局生产科负责人介绍,2024年全市烟区冬耕冻伐达到了5万亩、复垦0.5万亩,实现烟叶种植全覆盖;推广绿肥和烟菜套种2万亩,推广烟稻和玉米轮作面积3.8万亩,占比达70%以上。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活性、通透性等得到极大改善,进一步夯实了绿色生产的基础。

此外,不断推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循环低碳,以新能源烘烤推进烟叶生产绿色发展,对传统煤炭烤房进行改建和新建,加快推进生物质颗粒烤房和电能烤房建设步伐,取代传统燃煤烘烤,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了污染源,开启烟叶绿色低碳之门。

新能源烤房

“现在烤烟轻松多了,采用生物质颗粒烤房,配套使用生物颗粒燃料,不但省时省力提升烟叶烘烤质量,更重要的是环保卫生。”南坪乡烟农董明旺深有感触地说道。

据烟农专业合作社服务人员介绍,截至目前全市改造和新建生物质颗粒烤房1180座、电烤房14座,逐步走上了绿色环保、节能高效、增绿减排的新能源烘烤之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如今在科技支撑下绿色防控措施得到进一步完善,烟区“绿意”盎然、生态环保、产业兴旺,一幅山更青、水更秀、业更兴、民更富的乡村大美图景正徐徐铺展。(杨秀明 覃永生 刘可观)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