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引领老酒行业进入新征程,舍得老酒战略进阶2.0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7-10





7月9日,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主办、舍得酒业承办的《坛贮老酒(浓香型白酒)》团体标准(以下简称团标)发布会暨舍得“老酒战略2.0”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杨强,中国白酒泰斗高景炎,江南大学教授、舍得酒业首席科学家徐岩,国家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程劲松,著名白酒专家钟杰,海纳机构总经理吕咸逊,以及舍得酒业董事长蒲吉洲、总裁唐珲、副总裁饶家权、首席品牌官沈艳鲲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发布会。

发布会上,国内首个浓香型坛贮老酒团体标准正式发布。白酒专家、学者、经销商代表、媒体共同见证了坛贮老酒迈入标准化与规范化的新时代。

而作为坛贮老酒市场化开创者和引领者的舍得酒业,更是在老酒战略提出5年之后,宣布在标准的引领下,舍得酒业全面开启舍得“老酒战略2.0”发展新阶段。舍得酒业董事长蒲吉洲在发布会上表示,未来五年舍得酒业的“老酒战略2.0”,将实现从“重开创”到“强引领”的角色转变。

与会人士普遍认为,老酒的发展,要品质见真章,更要标准向未来。团标和舍得“老酒战略2.0”的发布,显示出舍得酒业在战略上有着坚定的自信,对未来也有清晰的判断,“老酒战略2.0”将为舍得酒业在新阶段里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能。

首个坛贮老酒团标发布 填补业内空白

酒是陈的香,是白酒行业的基本共识。但是对于受到消费市场日益追捧的老酒产品,特别是全部使用长期贮存的基酒经勾调而成的老酒产品,业内并没有标准定义和规范,这就造成了无法体现坛贮老酒独特工艺、产品特点以及质量要求的痛点和堵点,制约了老酒市场健康、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在此背景下,舍得酒业以坛贮老酒市场化开创者和引领者的使命担当,向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申请提出制定相关标准,并为团标内容的起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马勇

在发布会现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对团标的发布实施给予了积极评价:“标准引领、守正创新是白酒企业提质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团标为今后该类白酒新产品的工艺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推广、消费者培育和品牌建设等系列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参考和依据。舍得酒业提出向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申请制定《坛贮老酒(浓香型白酒)》团体标准,它的意义在于对生产经营行为负责,能够使坛贮老酒的生产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杨强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杨强对团标进行了宣讲。他表示,浓香型坛贮老酒团标是国内首个坛贮老酒团体标准,填补了中国白酒行业标准体系的空白,提升了坛贮老酒的科技内涵、价值内涵、风格内涵。与此同时,团标严格规定了坛贮老酒的最低基酒年份,与以法国干邑为代表的国际烈酒年份酒标准接轨,可进一步推动整个坛贮老酒行业的标准化水平上一个新台阶,提升消费者对坛贮老酒的认知和信任度,为老酒产业发展带来更广阔的空间。

中国白酒泰斗 高景炎

团标的发布也得到了白酒专家们的一致好评。中国白酒泰斗高景炎在现场表示,老酒产品的发展离不开规范的表达,更离不开标准体系的建设。“《坛贮老酒(浓香型白酒)》团体标准的发布,是舍得酒业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带领下,为行业开了个好头。”

舍得老酒战略进阶2.0  从“重开创”到“强引领”转变

品质之上,唯有老酒,这是白酒乃至世界烈酒的普遍共识。舍得酒业在2019年将老酒战略首创性提升到战略层面。经过5年耕耘,以坛贮老酒为根基,通过“双年份”标识、真年份·真老酒、区块链可溯源体系、全链路的内控标准,舍得建立了“名酒+老酒+生态”的先发优势,让更多消费者记住了“舍得酒,每一瓶都是老酒”。

《坛贮老酒(浓香型白酒)》团体标准暨舍得“老酒战略2.0”正式发布

会议现场,《坛贮老酒(浓香型白酒)》团体标准暨舍得“老酒战略2.0”正式发布,与会的领导、嘉宾和媒体人士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在标准引领下,舍得酒业将全面开启“老酒战略2.0”的发展新阶段。

舍得酒业董事长 蒲吉洲

舍得酒业董事长蒲吉洲表示,舍得酒业“老酒战略2.0”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坚定‘一核四维’核心思想,强化‘四个体系’建设,构建‘一个领先三个优势’,夯实‘坛贮老酒市场化的开创者、引领者形象’,实现从‘重开创’到‘强引领’的角色转变。”

  “一个领先”,即“标准领先”。这也是舍得作为《坛贮老酒(浓香型白酒)》团体标准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参与者的意义所在,而标准领先也将反哺舍得老酒战略“一核四维”:

  标准将给老酒市场带来良币驱逐劣币的全新局面,给极致的产品主义带来更好的市场机遇;

  标准有利于让消费者更加容易认知、分辨和体验“老酒好”,从而有效改善深度的消费者体验,实现从B端“好老酒”到C端“老酒好”的转变;

  标准也将让老酒的流通渠道和终端销售迎来更加放心、舒心的营商环境,让“利他的客户思维”成为老酒市场渠道发展的共同约定;

  标准还将带动上下游伙伴形成一致的价值追求,使“共同富裕、全员共创业”成为凝聚全价值链的共同纲领。

  在标准领先之外,蒲吉洲表示,舍得酒业还将构建三个优势,通过强化认知优势、量化支撑优势和体验优势,促进舍得老酒由首发优势向规模优势转变。

建立舍得老酒的认知优势,是通过品牌和文化传播,将舍得酒业的自然禀赋和科研带来的品质提升具象化,让“舍得酒,每一瓶都是老酒”的品质承诺更加深入人心。

建立舍得老酒量化支撑优势,是通过提升科创研究,量化生态对老酒品质的影响,探寻“好老酒”奥秘,深化老酒可溯源体系建设等,让舍得老酒的比较优势更加量化。

建立舍得老酒体验优势,则是以极致老酒品质为基础,通过更多主题、更多场景的消费体验活动,形成老酒陈香与深厚文化间的生动链接,为消费者提供更具体、更有调性、更念念不忘的深度体验。

舍得酒业总裁  唐珲

当然,标准领先和三个优势的建立,离不开对“老酒战略2.0”落地路径的打造。在发布会上,舍得酒业总裁唐珲表示,未来舍得酒业将以“生态贮存+生态酿造=生态老酒”为出发点,通过强化“四个体系”建设,推进《坛贮老酒(浓香型白酒)》标准贯彻落实,全面锻造舍得老酒的核心竞争力,让“舍得”与“老酒”划上更紧密的等号关系。

在标准体系上,舍得将继续推动和参与老酒标准体系建设,助力中国老酒构建科学性、稀缺性、权威性、开创性、全球性的规范标准。

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上,舍得将通过严格执行《坛贮老酒内控质量准则》等标准,优化区块链技术老酒溯源系统,推进增产扩能项目建设,为舍得老酒的品质筑牢基础,也给未来十年的老酒产能和储能打下基石,保障老酒核心竞争力。

在老酒科创体系建设上,舍得将置顶“科创驱动战略”,让生态老酒更好,让生态好酒更老。在提升舍得老酒品质的同时,也为中国好老酒的生产提供有益经验。

在优化老酒表达体系上,舍得将继续深塑老酒品牌和老酒文化传播,围绕“品质体验”“品牌感知体验”和“文化表达体验”,持续打造更多新的消费场景,升级深度的消费者体验,让“老酒,不是谁都舍得”的认知触达更多消费人群。

海纳机构总经理 吕咸逊

见证了舍得老酒战略从提出,到历经五年坚持发展至今全过程的海纳机构总经理吕咸逊,对舍得“老酒战略2.0”的深刻内涵感受颇深。他在活动现场表示:“舍得老酒战略是品质战略、储量战略、用户战略、长期战略,舍得‘老酒战略2.0’的发布,将舍得的品质承诺、品质诚信进一步升级,让我们看到舍得坚持长期主义,把老酒做成时间工程的决心。”

舍得正在做的事:实践探索标准,标准引领实践

在当下做未来的事,哪怕再难,在长期主义者眼中,也是获取确定性增长所必须的选择。而这也正是舍得老酒战略的核心——坚持做正确的事,做难的事,做需要时间积累并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事的长期主义。

  在蒲吉洲看来,过去的五年对舍得酒业来说是老酒战略1.0,是“我之所来”。“老酒不是谁都舍得”的背后,涵盖着几代舍得人在筑牢生态基础和老酒储量基础上的厚积薄发。

“接下来,‘老酒战略2.0’就是‘我之所在’。它将带领舍得酒业走出‘舒适区’,勇闯‘无人区’,接受新的挑战。”

而无论是助力坛贮老酒团标,还是发布“老酒战略2.0”,舍得酒业的这番举措,让人们看到了舍得坚持长期主义,任重道远、久久为功的决心。

对此,在发布会现场举行的“标准引领·老酒价值”沙龙上,与会的嘉宾都给予了积极评价,并且深入探讨了在舍得“老酒战略2.0”的带动下,值得期待的老酒品类未来。

“标准引领·老酒价值”沙龙

  江南大学教授、舍得酒业首席科学家徐岩认为,舍得酒业在中国酒业发展的新时代,发布“老酒战略2.0”,解析老酒的科技内涵,规范老酒的品质表达,构建老酒标准体系,对于推动中国白酒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程劲松表示,国家正在大力提倡新质生产力,白酒企业也需要转型升级,今天舍得“老酒战略2.0”的发布,是名优酒企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著名白酒专家钟杰则认为,市场有需求,消费有渴求,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及时抢位,舍得将关于老酒战略以及科学研究的数据做了有效支撑,所公布的标准充分诠释了中国浓香型白酒的精髓。

  对此,舍得酒业副总裁饶家权表示:“舍得会严格全面执行坛贮老酒标准的内容,为消费者、为市场贡献稳定、优异、具有标杆特性的‘坛贮老酒’。”

  展望更长久的未来,正如蒲吉洲所言:“坚持与时间做朋友,与生态做朋友,与科创做朋友,时间、生态和科创也必将给予我们长久和丰厚的回馈,带领我们开创更加美好的‘我之所往’”。

  显然,从开创到引领,从不止步的舍得酒业无疑将会走向老酒战略的更多五年,老酒战略就是舍得酒业未来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