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使我们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中国中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化龙表示,下一步核心就是要打造中国标准,让中国标准和其他标准一样,成为行业的世界通用标准。
刘化龙指出,中车打造中国标准的实施策略是聚焦优势、三步实施。第一步,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快速提升产品和技术进入全球市场的能力;第二步,攻克核心及关键零部件技术,形成优势,成熟一个制定一个,打造自己的标准;第三步,由点到面,形成领先的整机标准体系,让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实现中国标准国际化。
当无数乘客坐在舒适的高铁车厢,以时速350公里飞驰在中国大地时,这意味着高铁正在悄然改变中国城市空间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高铁已成为一张中国名片。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国高铁发展速度快、建设规模大、运输能力强,整体技术进入世界先进水平,部分领域世界领先。”刘化龙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这样说道。截至2018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2.9万公里,运行动车组3256标准组(26048辆),均居世界首位。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运营动车组最多、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走进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生产车间,一列列崭新的高速动车组如同巨龙般整齐排列,蓄势待发。这里聚集着中国高铁的多个第一 :我国首列时速200公里至250公里高速动车组、首列时速300公里高速动车组、首列设计时速380公里高速动车组、首列“复兴号”动车组……7月10日起,全国铁路实施了新的运行图,更多高铁动车组奔跑在华夏大地上。
创新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动力,“回顾这些年的发展,最深的是得力于我们的创新驱动,中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刘化龙表示,在创新过程中,中车的战略着力点主要在,第一,服从于国家战略;第二,抢占行业的技术制高点;第三,如何把中车打造成为一个科技型企业。
2013年以来,中车累计获得12项国家科学技术奖,主持和参与起草并发布现行有效国际标准89项、国家标准239项、行业标准703项,技术标准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增强。近3年,中车每年专利申请量均保持4000件以上,目前累计拥有有效专利2万余件,有效专利总量位列中央企业第8位。
改革无疑是中车创新发展的原动力。作为国企改革的样本,近几年中车通过上市、混改提升企业活力和产业竞争力,与此同时,中车不断优化现代企业制度,针对自身特点探索综合性配套改革的“中车模式”,采取“一企一策”方式确定对子企业的授权放权事项,建立差异化、科学化、精准化管控模式和运营机制,激发企业发展动力活力。
经过持续的创新发展,中车已经成为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先进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拥有铁路装备、城轨及城市基础设施、新产业、现代服务业相互支撑的四大业务板块,同时也是中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名片。按照德国权威统计机构SCI的统计,中车在2018年世界轨道交通装备企业排名位居第一,销售收入超过位列第二位的阿尔斯通和第三位的庞巴迪之和。中车位居2019财富世界500强第359位、2018全球品牌价值500强第254位;《财富》发布的“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榜单上,中车排名央企和制造业首位。今年5月9日,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中车品牌价值达到1160.95亿元,位列中国机械制造行业第一位。
值得强调的是,中车已经开始面向国际市场系统性的输出“中国方案”。截至目前,中车产品已经出口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基本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9年6月中旬,中车旗下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举行意大利现代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揭牌仪式。2019年9月11日,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与匈牙利签下订单,向其提供两种型号的“火车头”,并满足欧洲货运铁道的“七国认证”标准。2019年8月14日,在美国波士顿金融区、新地铁吸引了乘客眼球。该车由中车制造,接下来还有400多辆中车制造的地铁,将陆续出现在波士顿的轨道交通上。
实际上,高铁中国标准体系的打造已经开始。复兴号CR400AF/BF型动车组是完全按照中国标准研制的动车组,根据《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暂行技术条件》,CR400AF/BF型动车组采用标准或技术文件134项,有101项是中国人自己的标准,占75.4%。复兴号动车组的功能标准和配套轨道的施工标准均高于欧洲标准和日本标准,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标准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标准特征。相较于国际和欧洲标准,运营速度由300km/h提升到350km/h,寿命由20年提高到了30年,运行阻力相比较下降了7%,车辆外形尺寸有所增加。其先进性简单讲就是寿命更长、身材更好、容量更大、操作更简便、舒适度更高、安全性更高、适应环境更广。(记者 杨烨)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