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电动GO网联合国内最大的新能源车主群举办“年度新能源汽车评选盛典”,在北京盛大落幕。本次评选盛典采用网友和群友投票的形式进行评选,最终奇瑞新能源凭借用户的良好口碑与喜爱,斩获“最具品牌价值奖”,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同。
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出现了28年来的首次负增长,而在“最强寒冬”的环境下,奇瑞新能源却依然实现了逆势的高速增长,2018年奇瑞新能源整体销量达60754辆,同比增长102%,远超行业平均增速!同时,2018年其旗下多款新品小蚂蚁 400、艾瑞泽5e 450、瑞虎3xe系列等等,也凭借着出色的续航能力和品质性能,成为各细分市场中的宠儿,收获了消费者的众多赞誉和喜爱。
而能够成为消费者心中“最具品牌价值奖”,也从正面反映出奇瑞新能源强大的品牌竞争力。凭借着其20年深厚的品牌积淀,不仅深得消费者的喜爱,更是在各细分市场领域有着领跑同级的表现,更愈发显示出厚积薄发的崛起之势。
20年匠心,20年布局
有道是:久伏者,飞必高。作为国内最早进军新能源的民族企业,奇瑞新能源自1999年起便开始了新能源汽车的探索与研发,当不少汽车企业近些年才开始被动转型时,奇瑞新能源已低调布局了20年之久,并以不断增长的市场表现逐渐步入绿色转型的“收获期”。
同时,得益于20年深厚的技术积累,也让奇瑞新能源相比其他品牌,具备了更强大的不断开发“爆款”产品的技术优势,在全行业率先建立起的包括研发、设计、制造在内的正向开发体系,更让奇瑞新能源如同掌握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芝麻开门”的密钥,在新时代的市场竞争中,愈发体现出不可比拟的先发优势。
技术领跑,不断突破创新
奇瑞新能源在20年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始终扛起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大旗,与自身坚持的自主创新是分不开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以来,奇瑞新能源公司已累计申请专利有946项,已经授权的有419项,其中全铝车身技术专利120项。而在新能源汽车最为关键的电池、电机、电控的三电技术上,奇瑞新能源更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奇瑞新能源目前拥有国内汽车行业唯一的一个节能环保国家工程实验室,并逐渐形成了全系列的新能源乘用车研发体系和集成平台 + 四大新能源整车平台、五大通用子系统、七大核心技术的行业领先优势。截至目前,奇瑞新能源已先后承担了30余项国家“863”计划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20余项省市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无论在核心技术层面还是关键零部件领域,均已经走在了行业发展的前列。领先的技术和独有的专利,已经成为奇瑞新能源的产品基因,愈发显露出领先于行业的强大产品原力。
过硬的产品质量,是取胜的关键
奇瑞新能源完美继承了“技术奇瑞”的造车基因,产品无论在核心三电技术、续航能力,还是整车造型设计、感官质量和匹配、动力系统和匹配、底盘平台技术、安全驾乘性能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同时,奇瑞新能源在产品开发上,采用的是自主品牌中领先的、与国际相同的“V字型”正向开发流程,真正做到从市场出发,实现了平台化、规模化运作,保持高品质低成本的开发优势,不断升级品质,让生产出的高品质产品都可以切实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而在电池、电机等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的配置和研发上,奇瑞新能源也始终坚守国际一流品质的选择标准。在电池端,作为十万级别的电动汽车,奇瑞新能源全面采购国际顶级电芯供应商的产品,而整个电池组也经过了穿刺、水浸、挤压、变形、高低温、碰撞等安全测试,完全达到优秀水准。电机方面,其与国际电机行业巨头日本安川电机合作,并采用其前沿的电机技术,在性能上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准,相比国内现有产品,在调速范围、起动转矩、后备功率和电能转化效率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更强大的优势,这也让奇瑞新能源汽车相对其他国内品牌,有着更好的动力表现。
目前奇瑞新能源旗下的艾瑞泽5e、小蚂蚁eQ1、瑞虎3xe、eQ2四款产品,已经形成了从A00级到A级、从轿车到SUV等多个细分市场的全面覆盖,并创下不俗的销售成绩。其中艾瑞泽5e 450和瑞虎3xe 480两款高品质车型,综合续航能力更是双双突破了400公里,以其出色的产品表现和极高的性价比,获得了业界专家、媒体和众多消费的一致好评,成为2018年当之无愧的明星爆款。
顺势而为,方能乘势而上。20年的技术积累与领先行业的技术投入,让奇瑞新能源在行业的领跑优势愈发明显。而多年来坚持用行业领先的技术,做老百姓用得起的高品质好车,才是其广受消费者喜爱的根本。
2019年,对于奇瑞新能源来说注定又将是个不平凡的一年,而中国新能源汽车也即将进入一个发展的新时代,行业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如何用产品再次赢得消费者的认同,如何在瞬息变化的格局中踏浪逐新?奇瑞新能源的20周年,相信一定会有更大的惊喜送上,绝不会让支持它的每一位消费者失望。
转自:汽车之家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