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2018北汽新能源全球伙伴大会”在北京举行。北汽新能源面向价值链伙伴正式发布了“开放共享战略”,介绍了世界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的共建情况,并举行“卫蓝生态联盟”战略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同时,德国TüV莱茵集团还在本次大会上为北汽新能源颁发了国内首张经德国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功能安全产品证书,北汽新能源电力电子与电驱技术协同开发实验室也正式揭牌成立。这一系列举措显示,北汽正在扛起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大旗。
“当前,企业的核心竞争正在由单点竞争向全链条资源融合、整合竞争转变。”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表示,“半个月前,科技部批复了以北汽为建设主体开展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的运营工作。这个创新中心最大的特点就是全方位开放,主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用’,所聚集的全球优质资源,未来都会拿出来开放共享。”
打造世界级创新高地
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占领技术高地是制胜关键,也是赢得用户认可的终极保障。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兼工程研究院高级副院长MarcusHafkemeyer在会上表示,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应当兼顾市场需求引导和行业发展引领,北汽新能源将以强大的研发团队、顶级的硬件环境、“五国七地”的研发网络,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围绕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核心技术,不断突破行业发展瓶颈。
据Marcus介绍,北汽新能源自主研发了集三电技术之大成的e-MotionDrive超级电驱系统,已形成一体化动力总成(EDS)、高压系统(PDU)、高性能电机(Supermotor)和高速减速器等系列化产品,覆盖北汽新能源全系车型,并连续两年荣获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同时,北汽新能源还将通过涵盖动力管理、能量管理和热管理的精细化管理技术开发,不断提高动力电池充放电及能量利用效率,降低整车能耗,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及品质提升。
在轻量化方面,北汽新能源已推出第一代轻量化明星车型LITE,单车用铝量超过160kg,多材料应用实现车身减重15%。未来推出的第二代轻量化明星车型,将采用轻量化正向设计,批量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低VOC环保轻量化材料,为整车带来更高的动力经济性能、更长的续驶里程和更好的操控感受。
在智能化方面,北汽新能源将聚焦先进智能驾驶技术和先进智能座舱技术,本着“解放人”和“愉悦人”的宗旨,不断完善满足未来美好出行的技术解决方案。
本次大会上,德国TüV莱茵集团为北汽新能源颁发了国内首张带有“DAkkS”标志的功能安全产品证书,这意味着北汽新能源产品的安全性通过了德国认可委员会的认可。此前,德国莱茵TüV集团还为北汽新能源颁发了ISO26262证书,标志着北汽新能源的汽车电控开发体系能够满足目前最高安全级别(ASILD)。
众所周知,产品质量和功能安全是“德国制造”的核心优势,北汽新能源能够通过德国功能安全认证,为其产品安全可靠打下了坚实基础。
壮大卫蓝生态“朋友圈”
在华为、日本瑞萨、江苏宏微科技、北京世纪金光半导体等北汽新能源合作伙伴的共同参与和见证下,本次大会上北汽新能源电力电子与电驱技术协同开发实验室正式揭牌。这一汇聚多方优势资源的实验室,是北汽新能源“开放共享”战略在技术层面的又一次落地,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攻关注入了全新活力。
同时,大会进行的“卫蓝生态联盟”战略合作项目签约,更是北汽新能源“开放共享”战略的直观体现。本次联盟签约的企业包括,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兴民智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有限公司,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万帮新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时代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该联盟的合作内容,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充换电配套设施、擎天柱计划、共享汽车、大数据服务、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
“卫蓝生态联盟”的缔结,创新性整合了上下游产业链,使各方传统商业模式在统一的联盟中得到更大市场及发展空间,并将不断完善“智慧交通,绿色出行”整体解决方案,促进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让国人更加方便、快捷、舒适地享用绿色低碳出行。
值得一提的是,北汽集团还入选了央视“国家品牌计划”,并在本次大会上与央视签署2018国家品牌计划行业领跑者合作协议。经过多年发展,北汽新能源推出了谱系最全的纯电动车型,连续五年蝉联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有力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普及,带动了一大批行业价值链伙伴的共同成长。如此优异的表现,成为北汽本次入选的重要原因。
成立8年来,北汽新能源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加强与各相关方的合作共赢,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步。本届全球伙伴大会上一系列大开大合的组合拳,必将进一步巩固其纯电动汽车领航者的地位,引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驱动中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记者 赵伟)
转自:中国质量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