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集成电路产业跃升发展 横琴推出专项扶持措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8-03





  近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正式印发,从支持企业发展、人才引进、平台建设、粤澳协同创新等四个方面提出具体扶持措施,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部署要求,推动集成电路产业跃升发展。


  据了解,这是合作区成立以来瞄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出的首个专项扶持措施,将切实拿出“真金白银”“真招实招”,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提供“芯”动力。该《措施》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


  谋发展抓创新 支持企业在合作区发展壮大


  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的四新产业之一,其中就包括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加快构建特色芯片设计、测试和检测的微电子产业链。


  支持企业发展,是新政策明确提出的首要任务。合作区将主要从企业落户奖励、办公用房购置补贴、办公用房租赁补贴、研发创新补贴、主营业务收入规模奖励、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奖励、行业奖项奖励方面提出了支持措施。


  企业落户就有“大礼包”。《措施》提出,对于新设立或新迁入的企业实缴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的,给予一次性最高500万元奖励。


  对于一个区域的产业发展来说,总部企业能够带来高端人才、高新技术等资源的集聚效应。因此,《措施》对在合作区新设立的符合条件的总部、区域性总部企业,分别给予2000万元、1000万元一次性奖励。


  强化科技创新,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径。《措施》明确,对在合作区开展实地研发的企业,按照其研发费用的一定比例给予年度最高500万元补贴。此外,对从事IP、EDA工具研发的企业,给予年度最高1500万元研发费补贴;对开展工程产品量产前全掩膜首轮流片的企业或科研机构,给予年度最高3000万元流片补贴。


  引人才搭平台 搭建“蓄水池”提供精准服务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为吸引更多人才前来横琴发展,《措施》从研发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奖励、集成电路人才培训基地奖补、研发人员培训补贴、实习补贴方面提出了具体支持措施。


  其中,为支持人才引进,新政策提出,对与集成电路企业或科研机构签订三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在合作区实地办公的研发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最高每年可给予15万元奖励。


  此外,《措施》强调“加码”人才培育投入,提出对认定为合作区集成电路人才培训基地的单位,每年给予100万元补贴;对采用合作区认定的集成电路人才培训基地开展员工培训的企业或科研机构,给予年度最高100万元补贴。


  在支持平台建设方面,合作区也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一方面是支持企业或机构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按照平台仪器设备(含软件)实际投入费用给予年度最高500万元补贴,对获得国家级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创新平台,按照100%给予配套支持;另一方面,支持在合作区建设集成电路专业园区,打造面向创业者、创业团队、初创企业为服务对象的“0元创业空间”,向入驻企业及团队、创业者免租金提供,当产业园满足主营业务收入、实地办公人数增量指标时,园区运营机构最高还可获1000万元奖励。


  促协同聚合力 有效承载全球集成电路创新资源


  集成电路产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也是加速数字经济赋能升级、支撑新基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产业。


  近年来,横琴集聚了芯耀辉科技、集创北方、极海半导体、芯动科技、镓未来科技、一微半导体、壁仞等一批集成电路优质企业,发展前景广阔。与此同时,粤澳双方合作在集成电路领域频频发力。2021年,总规模100亿元的广东粤澳半导体产业投资基金和50亿元的武岳峰广东基金落户横琴,有助于合作区“以投促引”吸引优质资源落地,布局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此次发布的措施,不仅为支持合作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开启了“新引擎”,也为合作区与珠海产业协同开启了崭新一页。《措施》提出,支持集成电路领域的重大项目在合作区设立总部或研发中心,在珠海市建设生产制造、封装测试基地,具体支持措施由合作区执委会、珠海市政府协商确定。


  “以此次《若干措施》出台为契机,我们将充分发挥粤澳两地资源优势,积极吸引集聚全球产业资源。”合作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横琴将重点构建“前沿领域芯布局、特色芯片全生态、高端产测全链条、国际人才全汇聚”的产业体系,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合作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转自:南方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