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鸡西:“中国石墨之都”的多元产业集聚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9-05





  “雄鸡劲舞新时代,水墨丹青鸡西城。”黑龙江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鸡西市专场新闻发布会日前在哈尔滨市举行。鸡西市委书记张常荣,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尚德龙介绍鸡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和公众关注的问题。


  百年的煤炭发展


  鸡西市委书记张常荣表示,先有矿后有城,百年的煤炭发展、百亿的煤炭产业,为这座城市打下了坚实而厚重的底色。鸡西矿产资源富集,有煤炭、石墨、硅线石、钾长石和镁等54种,最早开发利用的就是煤炭,已探明储量59.6亿吨,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有人曾形象地说 “一锹挖出个鸡西城”。从1906年在鸡西鱼亮沟发现煤炭,到1924年设立官商合办的穆棱煤矿,再到1948年成立鸡西矿务局,鸡西成为东北解放区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为东北和全国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上世纪50~80年代,鸡西矿务局将生产的全部煤炭都供应给了鞍钢、本钢等国家重点企业,有力地支持了国家经济建设,煤炭成为鸡西最重要的支柱产业。这里诞生了中国人自主研发设计的第一座立井、第一台联合采煤机,为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建国以来,鸡西累计为国家输送煤炭10亿吨以上,是国家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近年来,按照国家和省要求,鸡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步伐,地方煤矿将减少到53处。届时,优质产能将加速释放, “煤”经济将升级发展,全市地方煤炭生产能力将达到2000万吨,煤炭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同时,我们立足煤、延伸煤,按照 “煤头电尾”“煤头化尾”路径,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全力推动煤城向新型能源化工基地转变,鸡西的煤炭产业正在 “破茧成蝶” “浴火重生”。


  打造 “中国石墨之都”这是鸡西的 “金字招牌”。龙江 “石”代,非我 “墨”属。石墨产业已成为龙江新宠,是鸡西着力打造的百亿级产业,也是未来支撑鸡西转型发展的主导产业。


  鸡西这个 “中国石墨之都”不是虚名,鸡西不仅有资源,更重要的是产业正在这里集聚,全市现在已有石墨企业51户,深加工企业34户,形成密封材料、传导材料、超硬材料、蓄能材料、石墨烯材料等六个产业链,有负极材料、石墨纸等17个深加工产品。园区、实验室、国家级监督检验中心、国标委鳞片石墨分技术委员会等生产要素非常齐全。


  今后,鸡西将坚持企业集群化、产业规模化、产品高端化、要素集约化、发展绿色化 “五化”发展方向,全力推动石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今年,鸡西的发展目标是主营业务收入力争实现50亿元,在此基础上,未来3年实施产业倍增计划。


  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张常荣介绍,鸡西产业格局实现了由“一煤独大”向多元发展的快速转型。2018年,全市煤炭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由最高时的70%以上下降到41.4%;石墨、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新兴替代产业占比超过30%,成为牵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旅游、外贸等产业和 “四新”经济蓬勃发展,全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35亿元、人均30784元,分别是建市之初的455倍、131倍。


  坚持把转型发展的动能放在项目建设上。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把产业项目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 “牛鼻子”,针对鸡西实际和历史基础生成项目,在优势产业领域集中力量谋划项目,不断提升项目建设的质量。


  2013年以来,鸡西共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360多个,累计完成投资近400亿元。全市已拥有北汽、汇源、中国宝安、中国黄金等国内外500强企业30余家。随着唯大 (鸡西)石墨烯产业园等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大项目、北京华凌年产2.7亿安时 (AH)固态聚合物电池生产基地等一批产业链项目、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碳基材料科创园等一批科技型、成长型项目的开工建设,必将为鸡西的转型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坚持把转型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驱动上。主要通过发展科技型企业、搭建创新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引进使用人才等四条路径推动创新,让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向更高层次迈进。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户,建成省级院士工作站、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各类创新平台28家。实施国家和省创新项目108个,转化科技成果300余项。柔性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1500多人次,刚性引进各级各类专业人才3000多人,为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坚持把转型发展的动力放在改革开放上。高举改革旗帜,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统领,全面深化 “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实体经济准入门槛,让大企业 “顶天立地”、小微企业 “铺天盖地”、个体商户“枝繁叶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石墨等资源市场化改革,一体化招标,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入驻鸡西。全力拓展对外开放空间,按照省 “一窗四区”部署深化对俄开放,强化与广东肇庆对口合作,向先进学习、向世界看齐,进一步促进思想解放和产业升级。


  坚持把转型发展的保障放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树立 “多取消、审一次、备案就是告知”的服务理念,实施好 “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服务速度快起来,服务质量高起来,着力打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守约的人文环境、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以及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真正做到 “你负责茁壮成长,我负责阳光雨露”,为战略投资者和企业打造最佳的投资沃土。(记者 由庆祝)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多措并举稳外贸 动力强劲底气足 多措并举稳外贸 动力强劲底气足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