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获金融政策力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9-03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将迎来更多金融政策力挺。《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近一个多月来,从中央到相关部委频频提及以金融支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相关区域金融政策也在密集落地,其中推动区域金融互联互通成为政策着力点,投融资便利化、区域资本自由流动等体制机制创新将迎重大突破。与此同时,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也正加速涌入重点区域建设,巨量资金输血通道开启。下一步,区域重点产业等将迎来更多融资支持,一批前沿产业集群或将加速涌现。


  业内人士表示,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作为全国经济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其发展建设需要疏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其中金融的深度融合非常关键。只有在区域金融互联互通等方面率先突破,畅通资金流,才能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增强区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区域发展出更多世界级产业集群,引领和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记者获悉,更大力度金融支持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政策将加速落地。近一个多月来,从国务院到央行已频频展开部署。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统筹推进区域金融改革创新,以金融支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等为重点,深入推进先行先试。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央行将进一步推动金融支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包括金融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


  相关区域金融支持政策也密集出台。其中,提升投融资便利化水平,促进区域金融互联互通等成为政策发力点。围绕金融支持上海自贸区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最新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为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新片区将实施资金便利收付的跨境金融管理制度,推动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探索新片区内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换。围绕金融支持粤港澳合作与发展,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央行还将审慎评估相关金融产品的功能、适用程度,进一步促进大湾区的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和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率先开展资本项下自由兑换、贸易结算资金快进快出等政策,通过一系列金融合作平台、合作机制的搭建推进区域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促进资金这一重要生产要素在区域内实现优化配置,可以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区域实体经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副部长李金波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


  利好政策下,多路资金正加速涌入,输血重点区域建设。浦发银行近日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浦发银行在长三角区域内贷款余额1.17万亿元,占全行近40%,下一步,还将加强对长三角重点项目和优质产业的支持,主要围绕交通基建、产业协同等重点领域,加大信贷资源倾斜,提高地方债投资额度。中国银行未来五年将在长三角新增投入一万亿元信贷资源,为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转型升级等提供支持。中国人寿财险广东省分公司截至目前已累计为大湾区近50家科创企业提供了近100亿元风险保障,未来还将为更多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风险保障。广发银行将设立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与创新基金,支持湾区重大科技孵化项目率先获得资金支持。


  业内认为,随着金融政策加码支持和资金加速涌入,区域重点产业将加速崛起,一批前沿产业集群或将加速涌现。事实上,《方案》就提出,发挥开放型制度体系优势,推动统筹跨境金融服务等功能集聚,整体提升区域产业能级,建立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前沿产业集群。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也提出,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瞄准国际先进标准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优势互补、紧密协作、联动发展,培育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


  “产业的发展对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而区域金融的深度融合以及投融资便利化等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利于降低金融资源跨区域流动的成本,为区域重大产业项目提供更多的资金及配套支持。”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范若滢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不过,专家也指出,当前在重点区域的发展建设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瓶颈,比如长期资本供给渠道尚未疏通等。此外,区域金融互联互通带来的潜在风险问题也应引起高度关注。


  “一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无论是基础设施融资,还是其他产业发展,都需要大量的长期资本,需要有将庞大的短期资本转化为长期资本的机制,但目前这方面却是严重供给不足。接下来,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如何疏通长期资本供给渠道,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应是金融政策发力的重要方向。”李金波说。


  范若滢认为,下一步,在重点区域金融互联互通的过程中,还应加强金融监管的跨地区协同,建立跨地区、跨市场金融风险监测机制,增强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记者 汪子旭)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