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化市紧紧抓住吉林省实施“人参产业振兴工程”的有利发展时机,倾力做大做强人参产业,目前已形成了集科研、生产、加工、商贸、旅游和文化“六位一体”的人参产业发展格局,产业内涵吸附力和外延扩张力不断增强,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人参之乡”和“中国人参产业基地”。
(资料图片 来源互联网)
大力培育示范基地和园区
据了解,通化市共拥有33个人参主产乡,从事人参种植的亦高达15000户,为了切实保护好当地这一“绿色道地”品牌,近年来该市坚持把标准化种植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为此,他们大力推广人参规范化栽培技术,并综合运用优良品种、生物防病、合理施肥和科学调光等组合配套技术,目前全市人参标准化种植普及率已超过70%,从生产源头上大大提升了地产人参的品质。
通化市还不断完善人参种植布局,革新人参种植方式,积极推动由单一伐林栽参向非林地栽参和林下参转变。如集安益盛药业和大地参业两家企业,紧密结合中药材GAP规范,在国内率先采用了平地栽参种植方式。由于该方式便于大规模种植、机械化耕作和农业综合技术的使用,既提高了人参单位面积产量,有效解决了宜参地匮乏和扩大产能规模之间的矛盾,也实现了人参种植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通化市的人参GAP技术普及率已超过30%,并占到全省一半以上。
由于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有效举措,如今全市非林地栽参面积已达到2.3万亩,林下参也发展到41万亩,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前列,从而确保了通化人参无论是在品种、种植面积还是在产量上都形成明显优势。
与此同时,通化市还尤为注重人参种植和生产的集约化发展,相继创建了集安市、通化县、辉南县、柳河县四个“长白山人参”地理标志主产县(市),培育了集安清河人参生产示范基地、集安市人参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和通化县人参生产示范基地三个省级示范基地,还发展了57个“长白山人参”品牌原料基地,数量均居全省第一位。
近年来,通化下大力气扶持园区建设的收效显著。康美新开河人参产业园自几年前建成以来,已累计实现产值4.58亿元,销售收入8.45亿元;总投资20亿元、占地810亩的快大人参产业园目前已辐射辽吉两省人参集聚区,已完成投资8亿元,正在向中国最大的人参集散地和网上贸易平台目标迈进。
拉长人参产业链
为激励全市人参产业的科技创新,近年来,通化市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收到明显成效。比如:农田栽参复式参棚的设计与应用研究等项目开创了我国人参栽培新型棚式的先河,以人参为原料自主研发生产的心悦胶囊获批国家二类新药,人参降糖胶囊被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人参单体Re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地处集安市的康美新开河公司创新研发的模压红参系列产品年产值已达2亿元;益盛药业的生脉注射液、振源胶囊等3个创新人参单品的销售额也已超亿元。近年来,通化市还创新开发出人参新资源食品194种,通过QS质量体系认证90种,位列全省第一。
在发展人参深度开发和精加工上,由于措施得力,通化市现已拥有人参精深加工企业465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还有39户成为全省人参加工重点龙头企业;产品亦涵盖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8大系列。2017年,通化市人参产业完成总产值205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人参种植完成产值19亿元,人参初加工完成20.1亿元,人参精深加工完成89亿元,以人参为基础的药品开发完成76.9亿元。
此外,通化市积极推进人参产业与网络、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目前,通化已形成了以集安清河人参交易市场和通化人参市场电子交易平台等三大人参交易场所为主,市区通化医药大厦、老站地下商场和集贸中心为辅的市场销售体系。举办的“山神圣地,人参之乡”老把头节旅游系列活动,共开辟了七条精品旅游线路,让游客体验人参的采摘,感受“放山人”的艰苦,全方位了解人参这一“百草之王”,同时,让游客对人参制品随之产生极大兴趣。(记者 王斌)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