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4月1日挂牌以来,河南自贸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加快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日渐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两年来,河南自贸试验区畅通开放通道,促进产业集聚,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截至2018年年底,河南自贸试验区累计入驻企业超过5万家,注册资本超过6200亿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286家,合同外资9.3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24亿美元。
"四条丝路"实现买卖全球
俄罗斯的果汁、比利时的巧克力、德国的牛奶……曾经不太常见的进口食品,成为了现在河南郑州不少大型超市里的"常客",大小不等的中欧班列(郑州)进口商品区整齐码放着来自欧洲各国的食品。
这是河南"四条丝路"给当地人民带来的福利,也是河南自贸试验区畅通对外开放通道的硕果。
"我们坚持把打造陆上、海上、空中、网上四条丝绸之路作为建设'一带一路'枢纽的重要支撑,努力形成'四路并举'的开放通道新优势。"河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自贸办副主任陈凯杰如是说。
"陆上丝绸之路"主要以中欧班列(郑州)为依托,着力拓展中欧、中亚铁路货运通道,集聚越来越多的进出口货物,拓展"东联西进"物流通道,将中原腹地与世界连为一体。数据显示,2018年中欧班列(郑州)开行752班,累计货值超过32.3亿美元,货重34.68万吨,再创历史新高。目前,中欧班列(郑州)已实现每周"去九回八"常态化均衡开行,5年累计开行1600多班,境内集疏网络覆盖20多个省(市、区),境外网络遍布欧洲、东亚、中亚地区24个国家的126个城市,形成了"境内境外双枢纽、沿途多点集疏"格局。
2014年6月,郑州-卢森堡的定期洲际货运航线开通打开了中欧互通的新大门。在此基础上,河南自贸试验区加强了"空中丝绸之路"建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全力拓展新线路、新节点,扩大空中丝路覆盖面。目前,在郑州运营的货运航空公司有21家,开通全货机航线34条,通航城市有37个,客运航线194条,在全球前20位货运枢纽机场中开通15个航点,国际全货机航班日均110架次,基本形成了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枢纽航线网络,郑州片区已成为河南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开放门户和引领中部、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空中经济廊道。
此前,郑州在全球范围内首创跨境电商保税进口"1210模式",成功破解了跨境电商关务申报、税收征管、质量监督、物流服务等系统性难题,成为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领跑者"。以跨境电商为主要依托的"网上丝绸之路"在自贸试验区运行愈发便捷,在全国首推O2O现场下单、现场提货模式,首创"一区多功能"监管服务模式,"查验双随机""跨境秒通关"成为行业标杆后,"网上丝绸之路"成为助推"河南制造"更便捷"走出去"和促进河南外贸发展转型升级的加速器。
以铁海联运、内河航运为主要依托的"海上丝绸之路",则加强了与沿海港口合作,建设海铁联运国际国内通道,同时推进内河水运与沿海港口无缝衔接。目前,郑州铁路局联合海关、青岛港、连云港在郑州集装箱中心站设立了"铁海联运服务中心",通过铁路货场与沿海港口的信息、业务、操作等无缝对接,将码头功能延伸到铁路场站,实现沿海港口业务前移,打造铁路"无水港"。河南省已建成沙颍河、淮河两条通江达海的内河高等级航道,有效连接了上海等重点港口。
特色发展加强产业集聚
"挂牌建设之初,自贸试验区各片区就明确了重点产业规划。"陈凯杰介绍说,郑州片区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线,重点推进贸易新经济、物流新经济等七大产业集群建设。开封片区谋划文创产业、医疗旅游2大特色产业,高端装备及汽车零部件等3大制造业,服务外包、现代物流等4大现代服务业。洛阳片区以高端制造业为主导优势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机器人产业基地。
两年来,河南自贸试验区主导产业特色明显,投资领域主要涉及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交通物流、文创旅游及科技创新等。台湾合晶八寸晶圆项目、恒大旅游集团投资的恒大童世界项目、珠海银隆投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海马汽车整车项目、上汽集团乘用车二期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或经营投产。绿地集团在开封片区投资绿地中部创客中心项目已投入运营;格力集团在洛阳片区投资的格力中央空调项目、中国中铁集团投资的智能化高端装备产业园项目正加快建设。目前,在河南自贸试验区投资的国内外500强企业达118家,普华永道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全部入驻。
据陈凯杰介绍,2019年,河南自贸试验区还将强化开放招商,促进高端产业集聚。自贸试验区将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枢纽经济,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航空公司、物流集成商、参与多式联运综合服务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入驻。自贸试验区还会加大外资、外贸企业招引力度,切实提升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借助刚结束的第十三届河南投洽会自贸试验区专题活动,加强国际推介合作,提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记者 晏澜菲)
转自: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