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之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作为河南省医改试点城市,周口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创新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
让“家门口”看病成为现实
“以前得跑县医院检查,来回折腾不说,还得多花钱。现在乡卫生院也能查CT,检查费还能报销,方便多了。”周口市郸城县虎岗乡群众王英说。虎岗乡卫生院如今配备了县医院提供的CT和DR设备,诊疗能力大幅提升。
周口市位于河南中南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拥有千万人口,农村人口占比较大,医疗基础相对薄弱。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周口以国家示范项目为引领,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通过整合县域医疗资源,组建了22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覆盖全市各县、乡、村医疗机构。医共体内部实行“七统一”管理,包括行政、人事、财务、业务、用药、信息和后勤服务的全方位整合。构建起“市联县、县带乡、乡管村”的服务体系,让群众在“家门口”看病不再是奢望。
“实现‘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是国家医改的战略目标之一,这需要拓宽县域医院的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让更多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周口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胡国胜认为,县医院在县域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龙头”作用,在城乡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
医改让基层医疗“强”起来
“心血管病这么复杂,以前得去省会郑州,现在在县医院就能得到顶级专家的诊疗服务。”商水县患者李克对周口市中心医院对口帮扶专家的诊疗感慨万分。得益于医改,周口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让县级医院承担更多诊疗任务,缓解大医院拥挤现象,解决老百姓看病多跑路的难题。
据了解,如今周口已建设了6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11个省级重点专科,与河南心血管病中心合作共建河南心血管病中心周口区域医疗中心,过去只能在省级以上医院实施的心脏搭桥手术、脑部复杂肿瘤切除等,如今在周口也能完成。
此外,中医药服务成为周口医改的一大亮点。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周口市将中医药全面融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中,探索形成了“市县一体、五医联动、数字赋能、中医贯通”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新路径。
目前,周口所有县级中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所有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90%以上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用信息化技术破解“看病难”
急救“一键呼叫”平台覆盖所有村卫生室,急救响应时间从19分钟缩短到14分钟;门诊患者通过智能导航系统实现诊间支付和病区结算,门诊停留时间缩短超过1小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也实现了重点人群全覆盖,慢性病管理率达到78%以上。
为更好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周口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打通了医疗、医保和公共卫生数据壁垒,实现全域信息互通和业务协同。
面向基层医疗机构部署人工智能西医辅助诊断系统,针对基层门诊场景,在不改变基层医生诊疗习惯和工作流程的情况下,运用医学人工智能平台,对患者病历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提高了基层医生对病情判断的准确性。
在周口多个智慧中药房,煎药机、包装机等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通过智慧中医辅诊系统助力基层医生开展舌诊、脉诊、症状等中医诊断,对不具备中药煎煮条件的,处方信息还可推送至县级共享中心药房,完成后再配送到村卫生室。
“少花钱,看好病”的改革红利
“现在在家就能享受住院服务,医保报销比例也高,省时省力!”川汇区朱楼村患者张忠对家庭病床服务赞不绝口。针对行动不便或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周口推出家庭病床和护理到家服务改革,将医疗护理服务送到家中。
张忠因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以前要跑几公里到乡镇卫生院就医,现在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定期上门服务,并通过“一键呼叫”设备实现远程问诊,甚至药品配送到家。自改革以来,周口已累计建立家庭病床924张,开展居家护理服务1.8万余人次。
与此同时,通过加入药品集采联盟,推进“三统三保”基层药品供应机制(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结算),将大量质优价廉的药品送到乡村。据了解,村卫生室的医保药品目录已达823种,集采药品平均降价62.92%,患者在村卫生室看病的次均费用下降23%。
周口市副市长刘颖介绍,周口将继续深化医改,让更多群众享受医改红利,让优质医疗服务真正触手可及。 (记者 吴刚)
转自:新华每日电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