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东北把科教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众多专家学者表示,我们在科教企相融发展、“大国重器”重型装备制造业等方面机遇多多。
机遇1:构建科教企相融体系,形成“定制化科研”机制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乔榛表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解决科技短板,构建起完备的科技、教育相融的创新体系正当时。黑龙江省科教资源优势十分突出,哈工大、哈工程及众多科研院所,具有自力更生的强大基因,以及自立自强的传统和品格,是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黑龙江省的一大优势。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陈庆山表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创新央地合作模式,把科教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并针对不同产业需求,优化合作机制,推动院校与企业深度融合。例如联合攻关机制、资源和成果共享机制、奖惩机制等。
“抓住机遇成立高校技术联盟,以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导向,整合学科和技术平台资源,围绕龙江生物产业、中医药产业战略要求,按照‘企业出题,政府助力,高校解题’的成果转化模式发展。”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汲晨锋说,以中药产业为例,龙药质优不愁卖,但深加工能力不足,高值化品牌产品少。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佳木斯大学等高校均设有中药学、药学相关专业,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是知名中医药科研机构,黑龙江省可利用丰富的科教资源,高效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中医药+”产业腾飞。
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刘世佳表示,黑龙江省要利用新机制激发科技成果转化内生动力,特别是要建立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定制化科研”项目机制。围绕相关重点产业发展战略,联合上下游中小企业等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为联盟成员企业提供“定制化科研”。
如何把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战略转化成黑龙江省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省科顾委内贸经济组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全国干部培训基地特邀专家李清君表示,积极利用科教资源优势,通过科技资源整合,把科技成果的供给侧和地方化发展的需求紧密衔接,把人才当成龙江科技成果转换的动力源泉和全面振兴内生动力的引擎,全力做好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文章。
机遇2:聚焦“国之大者”,打造国家原创技术策源地
李清君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黑龙江始终是党和国家的原创技术策源地。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们的发展机遇就在于聚焦“国之大者”,继续打造国家原创技术策源地,把科技成果产业化,把科技成果转换成新产业或新产品,将科技创新形成的新产业优势转化为国家制造能力、发展能力和安全能力。这一发展机遇,是其他省份、其他地域和其他经济板块都不具有的。
乔榛表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有科技落地的基石,需要有承接科技的产业基础。黑龙江省被称为“大国重器”的重型装备制造业,也是体现黑龙江省产业优势的代表。这些“大国重器”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也是构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体系运行需要的重要产业基础。要抓住重型装备制造业参与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机遇,获得更多政策和发展红利。
省工研院院长付强表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定要紧盯“需求牵引创新驱动”。需求,是指国家发展格局的需求、“一带一路”建设以及黑龙江省“4567”产业发展规划的需求。“国家层面规划启动的项目或者是其他省份做了但没做好的项目,可能恰恰由黑龙江省通过人才和技术的优势培育出来了,那就是龙江发展的机遇。”他举例说,“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就是哈工大主动谋划,并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承建的。这是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及人类太空探索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付强提到,黑龙江省具有较好的科技基础和人才基础,应该充分挖掘优势,围绕着国家和黑龙江省产业经济发展,做好顶层设计,规划一批符合国际和国内发展需求的重大项目、关键核心技术、重点产业,在“东北全面振兴”国家战略大背景下,部省联动,争取获得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
机遇3:瞄准生物育种等前沿领域,真正掌握农业竞争和发展主动权
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玉米产业体系首席专家王振华表示,我们应该从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抢抓国家启动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机遇,实现农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瞄准生物育种等前沿领域发展的制高点,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加快突破农作物种子等“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尽快获得一批生物农业等相关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力求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真正掌握农业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陈庆山表示,黑龙江省各科研院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育种技术力量,一批农业生物技术得到转化和应用,在生物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东北农业大学拥有一批关键技术和成果,在杂种优势利用、定向生物诱变、全基因组选择、高效基因分型、基因编辑等生物育种关键新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同时,全省有一批掌握先进生物技术、规模较大的农作物种子企业,如垦丰种业、龙科种业等,生物技术试验仪器设备、平台等均已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可以为发展生物种业提供稳定的科技支撑。因此黑龙江省应抓住这个机遇,加强生物技术育种提升专项设计,形成现代前沿作物生物育种技术研究体系。
王振华认为,为实现种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应加快构建黑龙江省国家级龙头种子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发展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龙江科技发展已上“快车道”,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塑经济结构,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余志刚表示,黑龙江省将在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迎来叠加式大发展机遇。例如,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加速数字化转型,尤其是农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进程加快。2021年北大荒集团数字经济增加值达87.4亿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7%,利用物联网、5G、边缘计算、AI、遥感、卫星等技术,对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生产全过程进行数据采集,使用高端智能农机装备无人化农场,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区,推动基础型产业数字化发展。
机遇4: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省社科院知名经济专家孙浩进表示,总书记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东北振兴中的作用,这是一个重大机遇,国家和政府各级部门肯定要配套出台相应重大项目和一些支持政策。
哈尔滨商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韩朝亮教授表示,如果说工业领域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我们的现在,那么“面向科技前沿”就是我们的未来。黑龙江省科教资源可以完全覆盖“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新一轮科技革命领域,我们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新兴产业上,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民用航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在未来产业上,要聚焦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等领域。
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那丹丹说,科技强国离不开一个个科技尖兵、科技方阵。黑龙江省应抓住机遇,争取更多国家实验室落户龙江。
李清君认为,黑龙江省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依托科技创新打造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展的比较优势突出。目前,黑龙江省拥有近50位院士和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还有数十个国内外顶级科学家创新团队等,这些科创优势从目前来看,是一般省份所无可比拟的。可以说,在全球配置高级生产要素和全国配置创新要素的过程中,龙江打造产业链和创新链优势产业集群,未来可期。
转自:黑龙江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