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十二五”每年增产粮食100亿斤


作者:尹红 于阳    时间:2012-01-12





以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为统领,以大水利、大农机、大科技、大合作建设为重点,推进农业的水利化、科技化、机械化、合作化、产业化、市场化、城镇化和生态化的建设

  2011年粮食总产量为1114.1亿斤,首次超过连续10年居全国产粮榜首的河南省,成为全国第一个粮食总产和商品粮双第一省份。黑龙江省提出,“十二五”期内粮食产量每年增加100亿斤,到201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500亿斤。

  黑龙江用全国十分之一的耕地生产出了全国四分之一商品粮,养活了全国六分之一人口。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让粮食产量节节攀升呢?日前,记者专访了黑龙江省农委主任王忠林。

  粮食产量八连增

  2011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加111.5亿斤,增长幅度为11.1%。这是连续第八年实现粮食产量的增长,尤其是2007年以来,全省粮食总产连续越过700、800、900、1000、1100亿斤五个台阶,平均每年以100多亿斤速度增长。王忠林认为,能够实现“八连增”,实现粮食总产和商品粮全国双第一,是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

  首先,在深入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同时,黑龙江结合省情实际,不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持续调动了地方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其次,科技增粮是黑龙江粮食生产中的突出亮点,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在粮食生产中支撑作用愈发明显,全省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集合组装了五大粮食作物十大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全省粮油糖高产创建示范片扩大到800个,覆盖所有县市,创建面积达到8631万亩,比非创建田亩平均增产1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由2007年的56.5%提高到2011年的60.5%。

  再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落实防灾减灾措施。近年来,黑龙江高度重视农业基础建设,以推进农机化、水利化、大棚化建设为重点,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面对自然灾害多发的形势,全省始终坚持把抗灾夺丰收贯穿粮食生产全过程,千方百计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十二五”期内每年增产100亿斤

  王忠林告诉记者,为真正把黑龙江这片肥沃的黑土地建成国家可靠的大粮仓,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十二五”期内粮食产量每年增加100亿斤,到201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500亿斤的目标。

  如何达到这个目标?王忠林说,一要稳面积调结构。全省粮食面积要稳定在2亿亩以上。继续扩大水稻、玉米两大高产粮食作物面积,优化种植结构。

  二是用科技提单产。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充分发挥现代大农机的载体作用,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增加生产科技含量,提高单产水平。加快现代种业发展,培育一批高产稳产、抗逆性强、品质佳的农作物主栽品种,靠良种提升粮食产能。

  三是强基础抗灾害。重点是推进农机化、大棚化和培肥地力建设,增强农业抗灾能力。组建大型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力开展土壤培肥建设,鼓励引导农民多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地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做好重大病虫害的防控工作,消除死角死面,不留空档,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四是抓合作转方式。大力发展种植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现代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组织,加快生产组织方式创新,让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现代农业物质装备使用技能的农业工人来发展农业生产,推进农户分散经营向土地连片种植和规模经营转变。

  用大农业撑起大粮仓

  丰收令人喜悦,但成绩背后并非没有问题,王忠林坦言,虽然近年来黑龙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不强;农民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分散的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比较困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新技术推广体制性障碍较为突出,加之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先进农业科技到位率还不高。

  发展现代化农业,走大农业之路是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最有效途径。近年来,黑龙江一直致力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村社共建”等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化组织正在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同时,各地的“场县共建”则通过垦区与县的合作实现了“互惠双赢、共同发展”。除了“大合作”,眼下在黑龙江的很多地区,都能够看到在严寒中正在施工的农田水利设施,这正是该省目前着力建设的“大水利”。黑龙江水资源丰富,但多年来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滞后,只有通过大搞水利设施,提高农业抗旱除涝能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才能确保粮食的高产稳产。

  王忠林表示,今后一个时期,黑龙江省将以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为统领,以大水利、大农机、大科技、大合作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农业的水利化、科技化、机械化、合作化、产业化、市场化、城镇化和生态化的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快组建大型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举全省之力做大做强绿色食品产业,努力提升品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尹红 于阳)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