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山东将推动钢铁行业低碳发展


时间:2012-01-13





  “十一五”期间,山东省超额完成了节能目标,万元产值能耗从2005年的1.32吨标煤降到2010年的1.02吨标煤,降低22.1%。然而,山东省节能压力依然很大,产业结构偏重、高耗能产业比重偏大、万元GDP(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偏高、增长方式较为粗放等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近日,山东省确定了“十二五”期间的节能目标:到2015年,万元GDP能耗再降17%,降低到0.85吨标煤,比2005年降低35%以上。


  为此,山东省提出,今后5年将重点实施“661”节能行动计划,即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农业、商业与民用”六大领域节能,实施“节能科技提效、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循环经济促进、新能源推广应用、节能管理数字化和节能人才”等六大节能工程,开展千家重点用能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并将加强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监管力度,发展低碳经济,引领钢铁行业结构调整。


  强化钢铁等工业节能


  2015年,全省钢产量控制在5000万吨左右,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0%左右。


  山东省把强化工业节能作为今后5年节能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到2015年,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75%以上的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达到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55%以上的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主要耗能设备变压器、电动机、中央空调等达到国家I级能效水平。


  对耗能重点行业———钢铁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山东省提出,要控制钢铁总量,打造精品钢材生产基地,提高附加值,优质钢材比重达到60%以上;加快技术改造,推广应用干熄焦、炼焦煤调湿风选一体化、大富氧高喷煤高效燃烧、高炉煤气压差发电、转炉干法除尘和负能炼钢等节能技术;推进综合利用,鼓励对富余煤气、余热余压、固体废弃物、废水进行回收和综合利用,融合建材、石化、电力等产业,延伸钢铁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到2015年,全省钢产量控制在5000万吨左右,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0%左右,焦炉、高炉煤气回收利用率达到95%以上,转炉煤气回收率达到100立方米/吨钢,大型高炉全部配备高炉煤气压差发电装置,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9%以上,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7%以上,主要生产企业实现负能炼钢和工业废水零排放。


  同时,山东省明确了主要工业行业的“十二五”节能目标。到2015年,石化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0%左右,炼油单耗降低12%左右;化工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6%左右;建材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5%左右;煤炭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0%左右;轻工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1%左右,主要产品单耗降低10%左右。机械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0%左右,节能型技术、工艺和装备采用率达到70%以上。


  实施六大节能工程


  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高到15%。


  为确保“十二五”节能目标的实现,山东省采取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方式,将重点实施六大节能工程:一是节能科技提效工程。围绕钢铁、有色、电力、建材、石化、煤炭、机械等十大行业,支持十类节能技术产业化和技术改造项目,组织实施1000个节能项目,提高传统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到2015年,通过实施节能科技提效工程,累计节能1500万吨标煤。二是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工程,推动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围绕机电设备、换热、余能回收、能量储存等高效节能技术产品和装备制造,重点培育100个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和园区。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高到15%,实现社会节能2000万吨标煤,培育100家以上具有较强实力的节能服务机构。三是循环经济促进工程。在工业、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培育500家循环经济示范单位,构建20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综合利用共生矿、伴生矿、工业“三废”、废旧再生资源为重点,实施一批重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到2015年,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实现产值550亿元,再制造产业实现产值400亿元。四是新能源推广应用工程。突出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四大领域,组织实施1000个新能源应用示范项目。到2015年,新能源在山东省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提高到6%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50万千瓦,全省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8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10万千瓦。五是节能管理数字化工程,推动重点企业主要耗能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智能化改造。到2015年,年耗能万吨标煤以上企业全部建立节能管理信息系统。六是节能人才工程。到2015年,至少培养10000名能源管理师。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