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继续领跑全国


时间:2012-01-16





新年到来之际,在捷报频传的天府大地,一条喜讯让人格外关注和振奋——四川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总数已达124 个,居全国第一!

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四川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再次交出了一份让人赏心悦目的成绩单,地标工作所创造的“四川奇迹”跃然纸上——2011 年新增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8 个,占全国新批总数的34.2%,全年新批总数、公告受理数均居全国第一;全省已有513 家单位(企业)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地标产品的生产总值已达约5000 亿元;依托地标建立的国家级和省级标准化示范区达700 多个,总面积达70 万公顷,惠及农户、养殖户达1000 多万人……

历时十年的地理标志保护推广之路,四川省从零起步,如今领跑全国,是国家质检总局的大力支持、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全省质监系统齐抓共管以及各地政府部门的同心协力,共同撑起了四川省地标保护的一片“艳阳天”。目前,一场培育申报、做大做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热潮在“ 天府之国”如火如荼地掀起,全省上下呈现出“重地标、说地标、干地标”的喜人场面。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了巴蜀特产“ 走出蜀道通四海”的镀金名片,全省农民发家致富的金钥匙,“质量兴川”战略的强力助推器,为四川省“ 高位求进、加快发展”战略作出了巨大贡献。

领导重视打造富民强省的“世界名片”

今年以来,全国迄今最大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申报项目——“中国白酒金三角(川酒)”地标申报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一个积聚了川酒“6 朵金花”的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剑南春、水井坊、沱牌等全国知名大型白酒企业以及中、小型白酒企业7000 余家,被誉为中国白酒“最大的产业集群、最大的品牌群、最大的产能群、最好的政策洼地”呼之欲出,这将为川酒千亿产业发展战略注入新的活力,对中国白酒产业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而中国白酒金三角战略的设计者、川酒抱团实现原产地保护的最早推动者,正是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那是2008 年1 月,刘奇葆书记到泸州考察调研,在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他当场嘱咐:“整体包装,打造中国白酒产业的‘波尔多’。”同年8 月,高瞻远瞩的刘奇葆书记再次明确提出:“ 要努力建设‘ 长江上游名酒经济带’,打造‘ 白酒金三角’,建设中国白酒‘ 波尔多’。”由此,中国白酒金三角的宏伟战略构想横空出世——依托川酒“6朵金花”的实力和知名度,联手川内及周边其他白酒厂商,将四川省泸州市、宜宾市以及赤水河北岸三角区打造成全国首个白酒集中发展基地,推动四川白酒成为享誉全球、畅行世界的知名品牌。

去年年初,刘奇葆在四川省质监局报送的《关于推动中国白酒金三角(川酒)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争创工作有关资料》上,再次作出“此项工作很有意义,将为中国白酒走向世界奠定质量基础”的重要批示,将这一宏伟申报项目推上了一个新高潮。目前,“中国白酒金三角(川酒)”地标申报工作已经进入公示阶段,即将经过专家评审。

四川是农业大省,凡是涉农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刘奇葆书记尤为重视。使人记忆犹新的是,2007 年,刘奇葆书记上任初期即到广安调研,当得知当地拳头农产品龙安柚遭受假冒产品的侵害,果农收成不佳时,他当即指示:要善于用标准化工作指导和推动发展,给龙安柚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维护农民的利益。回到成都后,刘奇葆书记心里始终装着邓小平同志家乡的老百姓,虽然工作繁忙、日理万机,他还是多次关心龙安柚的地标申报进展,并先后作出了“ 很好,我们要善于通过标准化工作指导和推动发展”、“这(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发展和保护特色农产品的一个有效办法”等重要批示,为地标工作指明了方向,调动了全省申报培育热情,极大推动了全省地标工作的纵深发展。

与此同时,四川省的许多领导都为地标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省长蒋巨峰十分关心地标工作,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各地地标申报与运行情况,对申报成功和效果良好的项目,他还时常亲自给予表扬和鼓励。省委副书记李崇禧、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分管副省长黄小祥等领导也深刻认识到地标工作的重要性,他们与各部门和基层的同志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研究做好地标工作的政策办法、一起探索做大做强地标产品的发展之路。为此,李崇禧多次主持召开四川泡菜和四川白酒的研讨与推介大会,亲自为地标产品当“宣传员”和“推销员”。而四川省质监局的同志告诉记者,为了推动地标工作的有力开展,黄小祥副省长多次放下其他工作,亲自带领申报团队飞赴北京,向国家质检总局领导汇报、接受专家评委咨询,经常天没亮出发,天黑了才飞回四川忙别的工作……

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成为全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欣欣向荣的坚强“ 后盾”,也让许多的难题迎刃而解,各地申报培育热情空前高涨,四川省地理标志发展迎来了一个充满希望、风光无限的暖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