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理性”调结构,中西部突出保增长


时间:2012-01-17





今年地方“两会”在经济领域的议题紧盯中央正在大力倡导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并力求在地方特色基础上走出一条产业发展新路。除了普遍调低GDP增速外,京津冀等地区突出转方式,而中西部等省份则突出保增长。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秀山昨日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京津冀为代表的环渤海经济区,作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极,在GDP增长的目标上更加理性化,主要是在总的发展战略上,国家更强调其转变经济方式,提高经济质量,突出创新能力和节能减排等目标。

  北京“自觉追求”转型

  陈秀山认为,对北京来说,如果说“十一五”期间其追求GDP增速是外部要求的话,现在的理性态度则是一种自觉追求。

  事实上,2011年起,北京的GDP增长已经开始大幅降低,北京市市长郭金龙12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预计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万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8%以上。这个增速低于北京“十一五”期间年均11%以上的增速,也低于绝大多数兄弟省份。

  今年,北京市则把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定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增速进一步趋缓。

  郭金龙表示,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的目标,主要是考虑了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的影响,保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相衔接,引导各方面继续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

  郭金龙坦承,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例如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繁重;增强发展的包容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还需要加大力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解决好交通、人口等问题更加紧迫;生产安全、食品安全、互联网安全隐患还较多。

  对于另一个直辖市天津来说,2011年该市生产总值1.1万亿元,增长16.5%左右;地方财政收入1455亿元,增长3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

  2012年,天津市则大幅度调低了发展增速,其中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

  此外,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还明确提出,天津要加快经济转型,注重创新驱动,促进内生增长,这是经济工作必须切实抓好的战略任务,关系到北方经济中心地位的确立。

  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全部财政收入增长1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这是在2011年12月22日召开的河北省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河北省委书记张庆黎在讲话中透露的2012年河北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据测算,河北省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全部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24.5%和27.6%。

  相比之下,河北省将GDP的增速也下调了两个百分点。“从对主要预期目标的设定上看,体现了中央提出的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河北省经济界人士分析认为。

  中西部GDP增速目标基本都在10%以上

  陈秀山告诉早报记者,分析中西部地区未来的经济增长,虽然GDP增速也有所放缓,但是保增长、保项目、重投资还是主线。

  未来五年,云南、安徽、新疆、江西、广西等省区不约而同地提出,GDP要实现“翻番”。河南的提法是,“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辽宁力争人均地区GDP实现“翻番”;资源大省山西提出“每年追赶一个百分点”。

  而从2012年的GDP增速目标上来看,山西是12%,河南是10%,广西是11%,甘肃是12%,贵州则高达14%,基本都在10%以上。

  陈秀山认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虽然比此前有所降低,但是未来的增速还是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主要是中西部地区现在内向和内需需要的投入还很大,投资拉动,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小。”

  河南省提出,2012年全省重大建设和投资项目安排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等重点领域,强化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主拉动作用。但是工业一块,河南省就提出推进汽车工业、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领域500个左右5亿元以上转型升级重大项目建设,力争汽车整车产能达到150万辆,苹果手机产量超过1亿部,使郑州成为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生产基地。

  新疆今年最重要的三项经济工作重点中,有两项与投资有关:其中第一项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包括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产业领域的投资和项目建设等;另一项则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包括确保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加快煤炭煤电煤化工等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

  同为资源大省的内蒙古则提出,要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抓紧谋划和推进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充分释放民间投资能量。

  不过陈秀山认为,“十二五”期间,对中国来说,不管是宏观经济还是区域经济,面临的挑战都大于机遇,未来的经济发展还将更为理性和科学。

来源:东方早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