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工业强力拉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王洵    时间:2012-01-18





本报讯 福建省统计局一项研究报告表明,近年来,福建民营工业呈现加快发展的势头,已成为推动福建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色和优势。但福建民营工业企业规模偏小、核心竞争力偏弱和产业层次不高等制约因素仍较突出。


研究报告指出,民营工业有力地促进了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


民营工业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占近六成。据统计,2010年全省共有民营工业(规模以上,下同)企业15567家,比2005年增加6695家,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比重为81.0%,比2005年提高9.4个百分点;完成增加值3844.44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48.0%上升到2010年的62.9%,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8.4%。


创造大量税收和就业机会。2010年全省民营工业创造税金403.26亿元,是2005年的4.12倍,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税金的48.9%,成为福建省工业税金的重要来源。2010年末,全省民营工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达到296.60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121.17万人,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的比重由2005年的60.4%扩大到72.0%。


带动县域经济发展。2010年全省共有县域民营工业企业10157家,比2005年增加4844家,完成增加值2500.69亿元,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342.1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740.30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3.76倍、3.77倍和7.66倍,企业数、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分别占县域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83.9%、72.7%、73.0%和70.3%。


研究报告分析了福建民营工业发展仍然存在的一些不足。


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做大做强是福建民营工业企业长期以来的一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户均规模偏小。2010年民营工业企业户均产值为0.87亿元,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1.14亿元少0.27亿元,差距较2005年扩大了0.05亿元。二是大中型企业比重低。2010年大中型民营企业产值占民营工业的比重为49.5%,比全省规模以上平均水平低12.6个百分点。三是大企业大集团少。日前,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布的“2010年中国民营500强”,福建只有6家企业胜出(东部沿海省份的上榜数均超过福建);2010民营制造业企业500强”中,福建也仅有9家企业上榜。


核心竞争力偏弱。主要表现在:一是研发投入不足。2010年全省民营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单位占9.3%,开展R&D活动的单位占7.2%,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7%。二是高端人才较为匮乏。2010年开展的全省非公有制企业人才资源状况抽样调查显示,2010年底全省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人员所占比例为11.6%,取得国家评定的专业技术高级职称的仅占2.0%,技能人员中高级人员所占比例为12.5%,取得国家高级工以上(包括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证书的仅占1.4%,高级技工及专家比重仍较小。


产业层次不高。一是民营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2010年,分布在纺织、纺织服装鞋帽、皮革毛皮羽毛绒制品、木材加工木竹藤棕草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和工艺品制造等传统行业的民营工业企业有6602家,占民营工业企业数的42.4%,这些企业数量虽多,产出和盈利状况却并不理想,完成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分别仅占民营工业的37.0%和38.8%。二是主要耗能行业比重提高,且多数为小企业。2010年,2878家高耗能行业民营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547.47亿元,占民营工业产值的18.9%,比2005年提高4.9个百分点。从规模分布来看,其中有94.6%的企业为小型企业,小型企业在生产工艺和排污技术方面与大企业相比往往比较落后,资源浪费和污染排放都较为严重。三是向高技术行业和新兴行业方面发展的民营企业较少。2010年,民营工业中高技术行业企业为525家,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企业为2207家,分别占民营工业企业数的3.4%和14.2%,均低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行业和新兴产业企业比重。


企业管理制度落后。表现在:一是家族式管理,容易造成任人唯亲、决策专断等弊端,很难创建获得和留住人才的环境;二是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相当部分民营企业家有实践经验,但管理知识相对缺乏,缺乏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三是难以把握情、理、法的合理运用,很多企业规章制度都仅仅是一纸空文;四是缺少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凝聚力差。


该研究报告建议,要引导企业加快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培育企业精神;引导、牵线企业与境外企业、省外企业合资合作。而政府应当建立人才储备库,满足企业吸引人才的需要。(王洵)

来源:中国信息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