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主导,大连花园口绽放“五朵金花”


时间:2012-02-01





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围绕“发展新产业,建设新城市,创造新生活”的目标,建区以来,把经济发展的方向确定在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目前,航空航天动力合金、新能源蓄能电池、生物科技、健康电子、节能环保等5个产业已在花园口分别形成规模,这“五朵金花”呈竞相绽放之势。到2011年底,五大产业累计引进项目500多个,总投资额达1000多亿元。大连花园口经济区的产业群不但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而且也走出了一条花园口工业发展的模式。


  非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概拒之


  时下,“招商引资”是国内许多开发区的中心工作,似乎只要有客商来,就是最终的结果。而花园口经济区在这项工作上,却有其独特的做法,他们对客商的身份是非常挑剔的,并非对所有的企业都拱手相迎。他们已经把招商引资变成了招商选资,即来此投资的项目非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律拒之门外,这正是花园口能够引起更多企业关注的原因所在,也是花园口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环节。对此,经济区管委会主任董呈发这样认为:将新材料作为主导发展方向,如同为花园口贴上独特的发展标签,建设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就是花园口的一张金字招牌。建经济区的目的,不仅仅是为地方增加一定数量的GDP,而应该放眼长远,多做造福子孙后代的事。发展产业,就是要抓住世界经济的潮流,坚持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真正让新兴产业成为地区经济的增长点。


  基于这一主导思想,建区三年来,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引资虽然达到了1000亿元,但被他们谢绝入区的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投资项目总额竟高达600多亿元。说起来这是一个不小的损失,但从长远考虑,他们又认为做的非常值得。


  尽管花园口经济区的投资门槛较高,但是很多有远见卓识的国内外知名企业还是慕名而来。仅2011年前11个月,就签约项目40个,总投资额300多亿元,在谈项目80多个,总投资近400亿元。


  由于以新材料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和潜能效应明显,2011年前10个月,花园口经济区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93.4%,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18%,实际利用内资同比增长41%。


  新理念催生新项目


  为了让已有“五朵金花”发展壮大,花园口经济区的决策者们可谓煞费苦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要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又要同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也就是说,对引进来的企业要服务到底,关心到底。为此,花园口率先成立了全国首家行政审批局,整合行政服务资源,创新审批服务模式。让干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效能在运行中提速。今年,该区在推行“一切为了企业,为了企业一切”的全程保姆式服务基础上,又开通项目落地“五日办结”高效“绿色通道”。同时,花园口还初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体系,以人才为主体的创造支撑体系,达到了“软实力”承接“硬项目”的效果。


  正是由于这些具体的服务在工作中落到实处,才使投资者感到舒心、安心。建区3年来,一批批“绿色低碳”项目接踵而至,先后有澳洲新旦纳米新材料、台湾电动汽车锂电池、焦谷氨酸、大久莱亚石墨深加工和融料液流电池等新兴产业项目入驻园区。


  以“五朵金花”为主的龙头企业,在园区的扶植下,发展势头更为强劲。大连融德特种材料有限公司建设的金属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填补了我国在金属材料检测领域的空白;台湾丽昌新材料有限公司的6条锂离子动力及储能电池材料生产线正投产,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40亿元;辽宁太爱肽有限公司实现技术新突破,百利药为全部达产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生物口服液生产企业,帝宝科技有限公司投产的电子清卫产品项目采用的传感器技术为自主研发属国内首创……


  花园口,这片昔日废弃的盐碱地,经过花园口人的努力,今日已成为惠及民生的聚宝盆。他们选择发展新兴产业为突破口,从中也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建区3年来,花园口的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区内企业总数由建区时的115家年上升至目前的678家,增长了近五倍。3年间主要经济指标比建区前至少翻了两番。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翻了四番,税收翻了三番,实际利用内资翻了四番。更为可喜的是,以新材料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花园口的“地区符号”,为日后的招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的花区口速度已成为辽宁地区的独特现象,如今的花园口产业,已成为他们越来越凸显的独特优势。照此速度发展下去,预计到“十二五”期末,花园口五大新兴支柱产业的总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来源:中国工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