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赣携手共建中三角,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启动


作者:魏劲松 柳洁    时间:2012-02-14





  “力掌握成拳头,珍珠串成玉盘。”“建设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是三省的共同目标、共同任务。”“抢占区域经济发展制高点,构筑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正当其时,正顺其势。”

  2月10日,乍暖犹寒的武汉东湖之滨,演绎了一个春天的故事:江西省省长鹿心社、湖北省省长王国生、湖南省副省长韩永文的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共同签署了“共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合作框架协议。”山水相连、人文相近、经济相融“的湘鄂赣再次携起手来,共筑”中三角,打造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握掌为拳”谋划区域共赢

  湘鄂赣,山水相连,共饮长江“母亲河”;这片区域,因“江西填湖广”而结缘相亲,难分难舍;这块热土,还是一个革命的摇篮,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并成为新中国发展的工业重镇。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劲涌的今天,湘鄂赣三省再次携手,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依托,打造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加速中部崛起。

  三省签订的《框架协议》显示,湘鄂赣三省开展战略合作和区域协作,包括: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产业分工协作,农业、水利、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区域、商务和市场合作,深化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合作等九个方面内容。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评价说:“实现城市集群一体化发展,打造成为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区之后的又一个城市群,对中部地区的崛起战略,促进中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加1加1要大于三,是湘鄂赣三省的共同愿景。

  江西省省长鹿心社表示:“要与湖北、湖南一起,共同把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打造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全国统筹协调区域合作的实验区、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示范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带动区。”

  湖北省省长王国生说:“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加快一体化步伐,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市场、文化旅游、生态环保等”五个一体化“建设,加强规划和项目对接。”

  湖南省副省长韩永文认为,合作必须务实:“一方面,从规划编制、政策制定、项目布局、平台建设等方面着手,逐步实现城市集群重大事项统一协商、重大规划统一协调、重大项目统一协作。另一方面,打破区域性体制障碍,着力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资源合理配置。”

  资料显示,目前,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人均生产总值仍然远远低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的水平;2010年其工业化率只有44.1%,仅与全国各地区平均水平持平;其城镇化水平也普遍较低,除武汉城市圈外,均低于全国水平,更远低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的水平。

  “差距既是压力也是发展的空间。”在三省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后,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说:我们坚信,一个人行走也许会走得更快,但如果大家一起走,一定会走得更远。

  协作融合拓宽发展空间

  对于此次合作的期待,一位网友给出了这样的描述: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内,有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等肥沃良田,有水资源丰富的天利地利,可以形成像美国五大湖城市群一样的聚集区。

  事实上,三省的融合早已经在经济领域开始发力。

  在江西九江,当地的一项统计显示,九江人祖籍一半以上是湖北,现在九江17路公交车直通湖北黄梅小池,市区八成蔬菜来自黄梅;据湖北江西商会的统计,在湖北创业的赣商有25万人,投资总额达近700亿元,其中,仅在武汉市就有10万人,注册企业近3000家;而湖南湖北商会统计,湖北老乡在湘一年的收入是800亿元。

  企业家的感受是敏锐、最直接的。马应龙药业集团生产的八宝眼霜,走出湖北的第一步选择的是邻省湖南。“三省打造”中三角“是为企业发展创造的重大利好!”马应龙八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胡大军说,继武汉之后,长沙已成为八宝眼霜新的销售增长极。三省城市圈抱团发展、降低市场门槛,对马应龙这一老字号而言,能以更低的成本、更快速度发展。

  东风汽车公司党委副书记范仲说,坚持产业第一是“中三角”成为增长极的基础,而“中三角”反过来又为产业打开更广空间。以汽车为例,湘鄂赣的城市群之间会形成一种向大企业集聚的磁场效应,像东风这样的中部大公司更有机会延伸产业链,从而提升中部汽车产业的竞争力。

  “三省产业协作,有较好的基础”。湖南省长株潭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聂光旭告诉记者,武汉城市圈是我国重要的钢铁、汽车制造业基地,光电信息产业基地;长株潭城市群及大昌九城市群已成为我国装备制造、机电、化工产品制造业基地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研发中心;三地有高等院校229所,有近100万专业技术人才;农业、IT业、先进制造业、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的科研开发均处在国内前列。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