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敲定“十二五”新兴产业目标


时间:2012-02-15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实现翻一番;到2015年,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左右。

  经历一年调研修改后,《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昨日在“中国上海”政府门户网发布,提出上述目标。“政府深度参与”

  《规划》还提出,到2015年,上海要成为中国综合实力领先、在若干领域跻身世界前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金融研究所所长任建新昨日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划》明确了上海要发展制造业以及发展的目标,能够有效号召和调动上海全市资源,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此外,《规划》对政府需要做什么事情进行了进一步明确。政府依然是推动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需要深度参与。”任建新说。

  而在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看来,“十二五”期间,上海的产业发展将实现“两条腿”走路:一是以“四个中心”建设为突破口做大服务业体量,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能级;二是以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为突破口,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与层级,进而增强在整个全球产业链中的控制力和话语权。

  “资源有限,要有取舍”

  任建新认为,总体看来,上海提出的目标并不保守,但是完成这些目标应该问题不大。

  事实上,与2010年底出炉的初稿比,这次的定稿有了一定的调整。例如初稿提出,“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3%以上。”而这次的定稿则调整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2%以上”。

  上海早在2009年就列出了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九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并且对每个具体产业发展目标都有详细的规划。

  2010年上海根据新兴产业发展变化,又新增加了智能电网、物联网、云计算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

  张晖明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在战略性,要看这个产业是否具备超前卡位的能力、技术关联拓展的能力和技术升级带动的能力。

  因此,本次《规划》对产业进行了聚焦,重点发展五大主导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两个先导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

  任建新告诉早报记者,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去年底的一次内部会议上提出,上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是什么产业都要发展,上海毕竟资源有限,因此要有取舍。

  “因此我们看这‘5+2’个产业,都是上海基础比较好的产业,在产业基础、市场前景和技术方面都是有一定优势的。”任建新表示。

  上海是中国“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微电子产业、软件产业出口、生物产业和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也是高端装备、民用航空等领域的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根据《规划》,上海高技术产业自主知识产权拥有率近30%,2010年完成总产值6958亿元,12年来年均增长率超过22%,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4.

  围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海将选择具有突破性引领带动作用的重点领域,加大政府聚焦支持力度,拟实施大规模集成电路专项工程、民用航空专项工程、云计算专项工程、物联网专项工程等15个专项工程。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