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难续,山东船企遭遇“倒春寒”


作者:姜旺    时间:2012-03-07





  江浙一带接连传出船企倒闭、老板跑路的消息,让处于低迷状态的造船业再陷泥沼,山东本地造船企业的生存状况也牵动着人们的神经。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山东正大力发展船舶工业,培植船舶产业链,计划到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实现1000亿元,使船舶工业真正成为全省七大支柱产业之一。为了解山东造船企业现状,导报记者赶赴省内附加值最高、效益最好的船舶重点骨干企业之一黄海造船厂进行探访。

  “去年一年都没有接到新的订单,若今年再接不到单,明年七八月份我就要彻底歇业了。”14日上午,荣成市石岛镇黄海造船厂内,承包分段造船作业的老板肖连模苦笑着告诉导报记者,他的作业分队虽然目前没有“瘫痪”的危险,但这样任凭手持订单慢慢“耗尽”,停工是迟早的事。

  导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船企并不是没有订单可接,只是船价太低,技术标准提高,致使企业不敢接单。山东省国防科工办船舶管理处处长董文照对导报记者分析说,交船难度大、撤单数量高、船价下降三大因素带来的风险正逐渐显现,怎么化解这一风险是船企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

  订单难续

  在前往石岛镇的客车上,导报记者遇到一名正要“转投”黄海造船厂的电焊工。“前几年一直在乳山一家船厂做电焊工,但去年船厂效益不好,工资发放不到位,我也不得不另谋东家。”来自济南市长清区的靖丙其,向导报记者诉说一年来的坎坷经历。

  得知黄海造船厂相关负责人暂时不在厂内,导报记者跟随靖丙其及其介绍人一同来到海边的作业区参观。

  虽然立春已过十天,海风却依然阴冷刺骨。导报记者发现,大大小小的在造船只布满了黄海造船厂整个厂区。正值工作时间,为厂区供应材料的货车排起了长队,工人们也无暇理会导报记者这个手持照相机的“另类”,纷纷忙着手中的活计。肖连模则指着作业区对导报记者介绍说,厂区最东侧正在施工建造的几艘载重3.1万吨的船只,是该厂目前最大吨位的在造船。厂区内繁忙的场景,似乎让人感受不到外界消息所说的造船企业“无单可做、弹尽粮绝”的迹象。

  “去年我经手了8艘大船的分段作业,今年大概也有8艘左右,与往年没有多大差别。”虽然目前没有明显变化,但肖连模对未来表示担忧,“一年多来,我的作业组都没有接到新的订单,而手中的订单总有交付的一天,再这样下去就是‘等死’。”

  导报记者了解到,肖连模之前承包的多为伊朗以及欧洲国家的订单。但随着国际局势的日趋复杂,市场上船只的需求日渐萎缩,招标价也急剧下降。同时,去年7月国际造船业出台新的造船标准,提高了对各项指标的要求,导致交船难度大大增加,“即使中标也未必能盈利,还不如歇业来得踏实。”肖连模说。

  难关在2013

  几经周折,14日下午临近下班的时候,导报记者联系到该厂办公室主任韩明杰。

  “自2010年开始,整个市场都在‘咋呼’造船市场正在下滑,造船企业日子不好过,已经到了寒冬期。”韩明杰说,“但要说真正的寒流,是去年刚刚袭来的。”

  “去年黄海造船厂承接新船订单的数量大幅下滑,尤其以国外订单下滑最为明显。”韩明杰介绍说,去年很多企业都是靠手持订单在维持生产,国外新船订单一单未接。同时,市场上并不是不需要船,只是船价都很低,造船成本却随劳动力成本增加而提高,即使接单也是赔本赚吆喝。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